多选题:
1、品德与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问答题:
一、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有什么特点?
答:了解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1、从他律到自律;
2、从片面到全面;3、从效果到动机;4、从现象到本质;5、从评他到评己。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答:1、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情感学习。
2、 正确对待与培养学生的需要。
3、 通过美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4、 组织道德活动、创设道德情境。
5、 培养学生的情感自控能力。
三、表扬与批评有什么原则?
答:1、教育有效性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
3、适宜性原则;
4、非成人化原则
5、机智性原则。
四、审美心理过程从起始到结束,表现为三个动态发展的有机联系的阶段:
1、 起始阶段,亦称准备阶段。
2、 高潮阶段,亦称观照阶段。
3、 效应阶段。
重点段:
形成集体规范的心理机制是复杂的,但主要是社会标准化倾向,即集体成员由于思想、价值、地位、处境的一致或接近,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上就会发生类化和趋同。这种类化和趋同则是通过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互动过程造成的。
违心从众,明知自己的意见或行为是正确的,但不愿意视为“异端”或越轨者,不愿标新立异,怕“枪打出头鸟”。所以委曲求全,表面从众。
论述题:
如何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
1、 发挥师生关系的导向作用
2、 提高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品位
3、 把人际关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4、 加强班集体内部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萨珀的职业发展五阶段论:
萨珀把自我意识作为职业发展理论的核心,认为职业选择的发展过程就是个人自我意识与职业形成一定关系并加以实现的过程。他将职业心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 成长阶段(14岁以前)2、探索阶段(15岁至24岁)3、确立阶段(25岁至44岁)
4、 持阶段(45岁至64岁)5、衰退阶段(65岁以后)
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是:
1、 针对性原则 讲求实效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 积极引导原则
3、 平等性原则
构成角色的要素有个体的社会地位、身份、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等,最重要是角色的职责义务。
什么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
广大的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的精神,贡献一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什么是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测验能准确地测出它所要测验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编制客观测验的具体步骤是:
1、 列出双向细目表。2、编题。
2、 配题。 配题是根据双向细目表中的内容和题型数量,从已编制好的大量试题中选取性能优良的题目加以编排、组合成测验的过程。
教师的心理因素:(多选)1、光环效应。2、趋中倾向。指教师在评定时,尽量避免极端评定,既不给低分,也不给高分的趋倾向。3、对比效应。4、期望误差。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影响测量和评定。5、精神状态。
教师在向学生和家长报告、解释分数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测验分数是对学生目前状况的测验结果。
(2) 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测验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估计。
(3) 要以激励学生为主。
(4) 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