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D
【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人。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点的教学思想。
2.ACD
【解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三哲;昆体良是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教育家,生活的年代是16至17世纪。
3.A
【解析】(1)神话起源论,中国宋朝的朱熹、西方的《圣经》都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孟禄;(4)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5)生活需要起源论,这是劳动起源论的扩展。
4.C
【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人。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点的教学思想。
5.A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和首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
6.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7.A
【解析】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知识老化周期缩短,知识淘汰加快,拥有能力比拥有知识更重要。
8.D
【解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是个体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主观能动性。
9.A
【解析】人格又称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等特征,“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说人格的稳定性。
10.C
【解析】教育体制是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的总和。
11.ABCDE
【解析】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12.BCD
【解析】独生子女较强的进取心体现为好胜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优越感较强。
13.ABCDE
【解析】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关系是指: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应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关系。
14 B
【解析】赫尔巴特奠定了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的理论基础,可见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15.ABCE
【解析】课程评价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6.BCDE
【解析】(1)在课程目标上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养成;(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现代化和综合化;(3)在课程结构上追求整体化平衡化,设置核心课程,强调基础学力;(4)在政策上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5)在课程实施上,欢迎社会民主参与;(6)在课程评价上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
17.B
【解析】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
18.A
【解析】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法等,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习成绩的基本方法。
19.C
【解析】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述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或事件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和论证概念、原理、规律和公式等;讲演是教师向学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20.B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1.DE
【解析】教学的一般任务是:(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2.B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
23.C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24.ABC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的特征有: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25.ABCDE
【解析】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家长,还可以通过《学生手册》、《学校家庭联系手册》、书信等书面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
26.ABC
【解析】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27.ACD
【解析】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
28.D
【解析】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9.C
【解析】这是l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的表述,也是对教育目的的规定。
30.ABCDE
【解析】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1)目标准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
二、填空题
1.和谐发展
2.进步主义(或现代)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5.生产力发展水平
6.物质资本
7.学校环境文化
8.教育的性质
9.提高民族素质
10.义务教育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2.上课
13.《中学德育大纲》
14.鉴定
15.构思与设计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2.答:错误。
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等教育手段的介入,使教育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使原有的师生现场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和教育既可以是师生互动,现场面授;也可以是生机、生生和师生以信息技术为中介进行的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级、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3.答:错误。
遗传因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并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4.答:正确。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5.答:错误。
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青少年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四、简答题
1.答:(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1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1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1分)
(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2分)
2.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优点是:对教师而言,容易控制所要传递的内容,在传递什么,传递多少以及怎样传递上,教师有较大自主性;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教授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其他教学法都要与之配合的方法。(2分)讲授法的不足是:如果运用不当,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分)基本要求:第一,注意启发诱导;第二,认真组织教学内容;第三,讲究语言艺术;第四,要组织学生听讲。(2分)
3.答: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2分)当前比较重要的德育模式有:
(1)认知模式(皮亚杰、柯尔伯格)重知;(1分)(2)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重情;(1分)(3)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重行。(1分)
4.答: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是:
(1)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1分)
(2)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1分)
(3)实施行动研究:搜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1分)
(4)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2分)
五、论述题
1.答: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3分)
“五育”的联系表现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作用。(2分)(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2分)(3)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2分)
(4)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2分)
(5)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生产技术和技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2分)
2.答:(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①依法执教,严谨治教;②爱岗敬业,廉洁从教。(3分)
(2)热爱学生。①全面关心学生;②尊重和信任学生;③严格要求学生;④理解和宽容学生;⑤解放和放飞学生。(4分)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①善于与同事合作;②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4分)(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①加强修炼;②言行一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