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吸收障碍。
腹泻。
纳差,食欲下降。
摄入量不足。
【主要表现】
明显消瘦,体重下降。
皮肤、粘膜干燥,毛发枯黄。
贫血表现,如头昏、眼花、乏力、面色、嘴唇、指甲苍白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低蛋白血症。
【护理目标】
营养状况改变表现为体重增加,皮肤和粘膜湿润、有弹性,毛发有光泽。
无贫血现象或贫血症状得到改善。
水、电解质平衡,病人表现为无脱水征,无低钾、低钠、低氯、低钙等表现。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如贫血的程度、皮肤粘膜的湿度与弹性。
病情严重或进食困难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等,必要时补充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遵医嘱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注意铁剂宜饭后服用。
腹泻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泻剂。
监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指标。
【重点评价】
病人体重是否增加。
皮肤、粘膜的湿度及弹性。
贫血症状是否改善。
24h出入液量。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水平。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营养不良。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低蛋白血症。
【主要表现】
受压处皮肤变红;易发生褥疮、肺部感染。
【护理目标】
不发生感染,表现为体温正常,外周血象中白细胞不升高。
【护理措施】
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嘱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尽量减少外出和探视,防止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协助病人于晨起、餐后、睡前漱口,禁食者做好口腔护理;女病人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避免尿路感染。
检查和护理病人前应洗手,谨防医源性感染。
定期监测体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
【重点评价】
有无感染发生:体温、血常规,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水平。
体温过高
肠道炎症。
继发感染。
【主要表现】
多数为间歇低热或中度热。
少数呈高热,伴有毒血症。
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速。
【护理目标】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的发热类型,有无心率增快,谵妄、惊厥等毒血症状。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者,根据病情、年龄等选用降温方式,如醇浴、冰敷、药物等。
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被服,防受凉感冒,并注意皮肤和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和口腔炎、口腔溃疡的发生。
对体温高、出汗多而进食少者,静脉补充能量、水分及电解质,谨防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及电解质紊乱。
【重点评价】
体温下降的程度。
体温是否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