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学3

2011-06-09 
课程计划中的各门学科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
 编辑推荐:

总结英语六级阅读最佳做题步骤
四六级写作替换词让你轻松拿高分
请正确对待你的四六级考试以及英语学习

  (二)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十四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审定、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属于一级课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

  2、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3、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涉及到基本的理论要求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这实际上即指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课程计划

  (一)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二)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

  (三)课程计划的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

  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需注意科学、学科和科目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是以范畴、定律、定理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在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的是概念、范畴、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把不同的知识汇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科学发现的概念、原理等结合起来。科目是在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的是学科中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科目一般仅限于制学校课程,它明确地列在课程表里,通常有一系列独立的目的、内容、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科目有时与学科相对应,有时不对应。

  总的来说,学科和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也就是某门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凡在科学上还有争议和未经确定的东西,不应包括在学科之内,而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的程度上也不一样。科学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而学科多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和规律的解释。

  2、学科顺序

  课程计划中的各门学科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

  3、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学校应该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之的授课时数。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