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始终以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为主,重视考生对哲理思辨和想象能力的考查,随笔能很好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随笔写作训练教案教学设计:,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始终以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为主,重视考生对哲理思辨和想象能力的考查,随笔能很好体现这些内容。
一、生活随笔的特点
随笔是随意而谈的一种文学样式,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生活的见闻、往事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随笔往往从生活中得题,内容宽泛,形式灵活,笔调不拘,多为信手拈来,借题发挥,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传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的渊博知识。
二、随笔式作文写作
1、立意:小我(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大我(集体、民族、国家、人生、社会、人类)
2、整体构思:借题发挥、层层深入
题:一件小事(所见、所闻)、一种现象、一个场景、一则新闻、一个成语故事、一幅漫画、一句名言、一首歌……
发挥:想象、联想(作文两翼)
要领: 现象→本质 浅→深
3、行文模式:
引子:事、成语、新闻、漫画……→
主体:联想、想象类似的、相反的、相关的事,扣主旨深入分析→
结论:强化主旨,针对现实提出希望、措施
4、拟题:从……说开去、灯下漫笔、由……想到的、漫谈……
5、两忌:
一忌立意的粗俗。天下文章意为先。与其他文章一样,随笔的立意也要求纯正,要表现积极健康的情致理趣和高雅脱俗的道德志趣,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展览自己的低级情趣、消极情绪,周作人曾说过,随笔当“思想博大,见识明达,趣味渊雅”,这应成为中学生写随笔的努力方向。
二忌用笔的粗糙。虽然随笔强调意到笔随,章法也不甚讲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随笔时可以不必斟酌字句草草了事,而应在用语自然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活泼、新鲜,充满个性和灵性,这样,既能达到练笔的目的,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随笔例文
精华与原则
中国人一贯爱听禅的故事,觉得它们值得品味,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于是往往拿这类故事启迪他人。于是于丹博士作为“中华文化新世纪代表”,自然不能免俗,就拿上人头与帽子的故事教育孤陋寡闻、井底之蛙的外国人,希望他认识自己的浅陋之处。她的出发点确实很好,但是拿一个本身就有漏洞的故事教育外国人,对方不懂还好说,如果懂就可能弄出贻笑大方的尴尬局面。为了不让他人陷入云里雾里之中,我还是简短说明一下为好。
这个故事的问题之处在于:首先,即使以提倡“忍”的中国文化判定,别说死不认错,故意找茬,光是莫名其妙用人头打赌一条,就可以认定这人是个混蛋;第二,既然他不是好货—文中也这么说—那真要他拿出头来,也不用担心他做出过激的事,这货一定继续扯皮,死不要脸。至于像其他故事中一样想让他得了便宜后觉悟,就更不知所云了。其它故事里觉悟的人往往本质不坏,只是自私了些,自然在感觉到自己过分后而幡然醒悟。但这家伙已然是一个混蛋罢了,难道我们还等这种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觉悟不成?
当然,事情的重点不在故事本身,死抠其中不合理之处未免太浅薄。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故事背后折射出的一种文化态度,于丹博士认为,这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处。恕我才疏学浅,妄加议论,我不仅没读出其哲理性,反倒自觉是我们文化之短—我们对不同人往往用不同原则。对不同人用不同原则,看上去随机应变,灵活巧妙,实际上正是没原则的表现。这种没原则表面上的坏处,就是有原则的人不得不容忍无原则的混蛋;那深层里的坏处呢?抱歉,我不敢去想,因为那实在太骇人了—如同我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家长势良好的花竟然是罂粟。
深层不敢去讲,也只有讲讲表层显而易见的坏处了。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些事他可以去做却不去做,皆因他心中有一堵原则之墙阻隔;而无道德的人自然无所顾忌,心中所想立即付诸行动,行动力值得赞赏,只不过别人遭了殃。就如同锁“防君子不防小人”,君子连想都不想,小人就不同了,即使你弄了把最世界上最先进的锁,他也会想办法把它打开。
这种态度糟糕之处,还不仅在于此。如果那人无道德且有恶念,事情糟糕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反倒成了他耍赖撒泼的保护伞,受他利用。比如近代从外国引进的绅士风度,提倡谦让女士,本意是好的,奈何经别有用心的人一利用就面目全非了。我们文化中本身隐含“女性弱者”这一潜在意识,于是,终于,某些女性利用这点大耍无赖,男性奈何不得。这种人可不会去管与绅士风度相对的淑女风度的。
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原则,甚至可以说是对无原则的纵容,因为这种行为给了这群人为自己辩白的机会。经济学上有个说法,叫“劣币驱逐良币”,正是符合这类情况。如果人人都吃了有原则的亏,长此以往,无原则必定大行其道,到时外国人就更可以看稀奇似的,指指点点大加议论:“原来中国文化的精华,就是有原则的吃无原则的亏?”呜呼,如真若此,长此以往,中华未来何在?
那我们须如何行事,才能斩断这一恶性循环的链条?不消多讲,相信所有的人心中已有答案—既然他觉得不讲原则有甜头,那就让他尝尝不讲原则的苦头。虽然不能完全起效,也让讲原则的人觉得自己没吃亏为好。
毕竟,有的人就如同狗一般,不给点教训,他是不会通人性的。用一个不通人性的人的故事去启迪一个通人性的人,实在是一件滑稽之事。
灯下漫笔(鲁迅)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无谓的苦吃。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但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审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 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思路分析】
第一部分(1-5)引子: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欣喜”。
第二部分(6-11)主体: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结尾:讽刺现实,展望未来。
由丹麦人钓鱼说开去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说,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近年来国内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科学发展”或曰“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近些时候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的词“减排”、“低碳经济”。
想法和提法绝对是必须的,及时的,说小点是为了我们当前的人类,说远点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说得神圣豪迈点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很多老百姓可能对“科学发展”这个颇有点学术味的词理解不了,以为很玄很模糊,其实好多老百姓的行为倒是符合科学发展的,比方那个丹麦的钓鱼人的钓鱼法,比方说农村的一些地方的退耕还林还牧,再比方说我们很多家庭的主妇,在家庭生活中对水的小循环利用等。
去年看到一则资料,说是北京一个滑雪场的用水,比华北一个县全年的所有用水都还要多。而我国北方缺水情况之严重又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这样的消息便让人沉重。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组图——“被垃圾包围的城市”,自由摄影师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拍摄了不远处正在建设的高楼。这组图片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而中国,在目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被垃圾包围的城市又何止一二呢?记得看过印度的一部电视剧,主人公是在垃圾山被捡到的,当时我还质疑它,印度怎么会有垃圾山。现在看了被垃圾包围的城市图片,才汗颜自己当初的孤陋寡闻和幼稚。
前面说“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等口号提得好,提得及时和必须,找到了制约人类科学健康发展的痼疾。这显示出人类的智慧和理性,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知”的阶段而无行,则不仅显示出人类的小智,更是整个人类的悲剧。“科学发展”、“低碳经济”说到底其实是一回事,如果认为这只是官方的事是政府的事与我们小民百姓很遥远,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具体到我们每个人,要做到科学发展和低碳经济其实只是举手之劳,比如每周少开一次车,住宾馆时不用一次性洗漱用品,每日少制造一点垃圾,生活用水尽量能做到循环利用等等。如此,则未来可期,人民幸甚,也是子孙后代之福分。
如果我们不觉悟,地球的未来也许如《星际总动员》中描绘的那样,地球上只剩下满地的垃圾,不见绿色,只有机器人垃圾清理者在工作,人类却在几十万光年外的太空船上,在宇宙空间流浪。这是人类的噩梦,我想谁也不愿这个噩梦变成现实,如是,那么就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吧。
【点评】 考场作文卷开篇要开门见“山”,结尾要回头望“山”,中间重点落实六个字:“想生活,联现实。”上文以丹麦人钓鱼为由头,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目前深为各国各界所关注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以畸形发展的病态现象为论据,充分论证了“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最后以呼唤式语句作结,起唤醒人们的警觉和督促人们行动的作用。全文构思成熟,思想深刻,一气呵成,读来如风行水上,有酣畅淋漓之感。
从白菜之淡说开去……
白菜之淡是其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食物味重汤浓的自然之淡,故人们百食之而不厌。古语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淡”的味道放诸人际关系的处理,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放眼当今社会,为了高官利实禄而行贿的人有之;为了利益虚名而弄虚作假的人有之;为了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的人有之。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像疯长的杂草随处可见。这些现象无不使我们感觉——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有些变味了。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为何使后代无数人心生向往?是那里干净怡人的空气?还是那里美丽自然的风景?或是那里淳朴诚实的民风?都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淡。白菜之淡味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其淡味十分接近自然之味。同样,最和谐的社会也是最接近自然之道的。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每个人都勤奋劳动,最后按需统一分配。没有自私的占有欲,没有恐怖的领土战争。在一块属于大家的土地上,平平淡淡的生活。这种“淡”可以维持社会稳定,可以帮助个人发展,可以使人类生生不息。
淡的味道不仅在社会发展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在做人上也会对人性格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
在评论哲学大师时,人们经常会用到“淡”这个字。比如“看淡了名利钱财”、“看淡了世间虚假善恶”等。诸葛亮也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的话。可见,学会做人之“淡”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必修课。
在当今这个可谓“五味俱全”的社会中,唯独淡味被人渐渐遗忘——公交车上,有人为了一个座位而破口相责;在生意场上,有人为了蝇头小利而背弃朋友兄弟;在文学界中,甚至有人为了“**头衔”而不惜抄袭他人作品。这些人都误品了人生之味,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品味到真正的人生之味。
曾国藩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他就十分懂得为人之道。当他带领湘军大破太平天国时,他选择了将功劳让给别人,因为他深谙功高位险的道理。身为朝廷二品官员,家中衣物无不是家人亲手缝制,自己的官袍也穿了十几年,他崇尚节俭之风深深感染着他的家人及朋友。曾国藩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也正因他对“淡”味的深深体会,使得他成为后世众人学习效仿的楷模。
谁都喜欢淡味。淡味的社会,淡味的人,当然也包括淡味的白菜。让我们在吃白菜的同时,也别忘记品味生活之淡,为人之淡。
择友小议——由《管华异趣》说开去
今天读了古文《管华异趣》,对管宁能够见金“与瓦石不异”甚为敬佩,但对他在最后下了“子非吾友”的论断却颇为不解,这不禁引起了我对择友的标准及态度的深思。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择友呢?
我认为志同道合、性格相近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不是惟一的标准。像文中的管宁仅是因为华歆拾金“而掷去之”、“废书出观”而断定“子非吾友也”是不足取的。当然共同的志趣的确能使人成为莫逆之交,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抱负而走到一起;但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是有着天渊之别的吧,他们不依然成为刎颈之交吗?
人各有志,在择友的时候又何必一定要思想抱负一模一样呢?择友上性格的差异也未必是件坏事,反而具有互补性,能够取长补短。如果你是一个软弱的人,和坚强的朋友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会变得坚强;如果你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和一位意志坚定的朋友相处久了,你发现你已经变得意志坚定多了。这和“近朱者赤”的道理是一样的啊!
再者,择友时,不要光看见别人的缺点,而对别人的优点置之不理。管宁仅仅看到了华歆的一点不是就妄下论断“子非吾友也”是没有什么道理的。虽然华歆拾金“而掷去之”、“废书出观”是比不上管宁视金为“瓦石”、“读书如故”,但这不能否定华歆这个人。数十载后,华歆仕途得意,官至太尉,管宁却隐居山林;华歆仍去拜访他,欲与之结为布衣之交,并力荐管宁,虽遭自命清高的管宁拒绝,仍与之为友。试想,这在当时人人都攀附达官显贵的封建社会是何等的不易?这不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吗?管宁放弃与这样的一位君子结交真是损失不小。
当然,择友时也要有慎重的选择,要分清良莠。要多结交一些有理想、有志向、对自己某些方面有帮助的良师益友,而与那些思想品德比较差的还是少接触为好。但人无完人,我们在交友时也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吸取别人的优点,摒弃别人的缺点。
择友还应该具有广泛性。与社会各阶层、各层次的人成为朋友会增加你的社会阅历,提高你待人接物的能力。不应以与地位身分、文化水平比自己低的人结交为耻,在这一方面华歆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韩愈不也是和贾岛结为布衣之交了吗?在面子大似天的封建社会,古人尚能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谁说“人生难遇几知己”,我们的知己将遍天下。
从吃枣说开去
曾记得,在我家门前种着一棵枣树,夏天我最爱在那树下玩耍,也时常看着树上青色的枣问爷爷那枣可以吃吗,爷爷总是告诉我,只要等到秋天枣熟了就可以吃。可我不知道要等多久秋天才会到。心中的贪欲总是促使我迫不及待地拿着竹竿去敲,几经周折终于敲下几个,尝尝,微涩,但味道不错。就这样敲了吃,吃了又去敲,所以不要过多久,满树的枣子就所剩无几了,等真正的秋天到了,看别人吃着熟透的红枣,我才不免埋怨自己的贪吃,然而到这时才来埋怨又有什么作用呢?
现在分析起来,自己那时是相当幼稚可笑的。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要懂得循序渐近,否则自己就没有吃好果子的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享受好果子了,就只能深深埋怨自己的急躁。然而这时的埋怨又有什么用呢?
曾经,在姐姐的作文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享受过程也是种快乐。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迪,它让我明白了“享受过程”的重要性。是的,做任何事都需要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物的成熟都有它的自然过程,都有它的生长规律,我们要遵循这些规律,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享受到成熟的果子。
这又让我想起南宋朱熹的一首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在还没有储够一定水量的时候,你再费多大的劲也难推动蒙冲巨舰,而春水生了,储够了一定水量,那以往难推动的蒙冲巨舰现在却能毫不费力地“自在游”了。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有的事情要慢慢来,要注意量的一定积累,这样才能产生质的变化。
那为什么有人就等不住呢?还是先看看童年时的那个我吧。我为什么会不等到秋天就乱敲枣子呢?就是因为“贪”。最近的“奶粉事件”轰动全国,知名的品牌用低劣的奶粉伤害了多少婴孩,只因为一时的贪婪。
贪婪是人们心中的魔鬼,它躲在人们所不知的深处。有时它不会明目张胆地侵犯人们,但会趁虚而入,只要你正义的想法有所动摇,那贪婪的魔鬼便会不请自来。所以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要尽力克服心中的贪念,这样我们就能享受到人生中的许许多多的成熟之果。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 叶超英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优秀的论述。也就是说,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
习惯是一种或多种行为的反复强化,强化的结果则成了一种恒定的品质。这种品质或优秀或恶劣,或居于二者之间。当优秀成为习惯,习惯的自然流露就是品质。优秀的行为是片断性的,不连续的,只有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是本质上的优秀。而习惯的优秀与否决定于心灵的优秀与否,只有一颗优秀而卓越的心灵才有优秀的习惯,进而形成优秀的品质。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则其心灵已臻优秀的最高境界。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充盈着高深的教养,每一个细节都是一种自然流露的优秀。细节是一种无意识乃至下意识的行为,是无需思考而自然产生的,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习惯。细节优秀,则习惯优秀;习惯优秀则心灵优秀、素质优秀。一个应聘者仅因进入办公室时随手捡起丢在地上的纸团而被用人单位录取,说明捡纸团这个细节折射出应聘者习惯的优秀:平时讲卫生,具有卫生的公德意识,碰到地上的纸团,弯腰伸手成了自然的习惯。一个吃完了水果或瓜子而一定要把壳儿抓在手里丢到垃圾桶里去的人,肯定是一个具有责任心且社会公德比较高尚的人。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会外化而成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于眉宇神情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成为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大度。“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高素质的自然行为,无需雕饰,也无意于掩藏;若山间流水,淙淙而淌;又如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机会才会青睐于这样有准备的人。因为优秀的习惯也是一种才华的积累、品质的量变。量变久之则成质变,使之成为命运的垂青者,好运就会不请自来。也只有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才真正成其为优秀,而不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摇摆性,才会摆脱和拒绝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操守,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中国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刘金)
据说,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见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他对总理说:“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这,就是钱学森的遗言,这就是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钱学森问题”。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4200万人,居全球第一,但高端科技人才全国仅1万人,能进入国际前沿的世界级大师更是凤毛麟角。”中国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众多的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到底是教育问题,社会问题还是政府问题呢?值得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去深思与反省。在占据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竟然培养不出几个杰出人才。无可否认,这样的教育一定是有问题的。那么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教育体制?评价机制还是教育方法呢?
剖析一下近日的几则有关教育的新闻报道,我们也许就会发现中国当下教育的一些诡秘的行径。先是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差生”佩戴“绿领巾”,后是内蒙古包头一中学向“优秀生”发红校服,接着是江苏无锡教师要求差生去医院测试智商。这几则新闻一曝,相关的学校与教师可怜巴巴地遭来了不少来自社会各届的口水与诟骂。身为教师的我也曾为此而感到愤愤不平。不管是给“差生” 佩戴“绿领巾”, 还是向“优秀生”发红校服,虽然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失妥当,但是学校的“良苦用心”还是为了激励或者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但是,我觉得这些都只是事件的表面现象而已,我们应该深入问题的本质去探寻发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所在。治标更要治本,惟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本身,才能杜绝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那么问题的根本何在呢?那就是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体制已经把智力教育推到了极致,尤其是应试教育的作孽。在国内外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中,我们的孩子总能名列前茅。为什么还“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就应该在情商道德教育方面找原因。
美国新兰德公司《中国现状分析报告》上说:“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虽然说这样的论断有失偏颇,但是着实值得我们去深思。今天,在这些熙熙攘攘的莘莘学子中,在道德情操方面可与邓稼先、钱学森等前辈比肩者能有几人呢?培养人才,情商道德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一个锱铢必较、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是很难成为杰出人才的。
在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两岸三地中学英才教育研讨会上,与会者以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得出的结论是“非智力因素才是成才的关键”。莱特兄弟没有上过大学,却利用在生活中体会的航空知识发明了飞机;爱迪生小时候被教师视为低能儿,日后却成为举世公认的“发明大王”;爱因斯坦曾因成绩差而没拿上中学毕业证书,后来却提出了“相对论”。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小时候成绩惨不忍睹。得奖时,他曾说:“成绩单不是人生的保证,我就是例子。”历史上无数的成才例子表明:高远的志向、远大的目标、顽强的毅力、感恩的心灵等优秀品质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
中国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诚然不单单是教育界的原因,全社会都有原因。要扭转国人重智力教育、轻情商道德教育的风气,我们就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形成政府重视、社会鼓励、家长支持的氛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全社会都需要齐心努力,让杰出人才不断涌现,让优秀人才代代辈出。
唐敏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