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研报告 >

我县大学生基层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1)

2013-04-24 
近年来,为了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县农村创业,带动我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我县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招聘村官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们新农村建设引来了各类有用人才。截止目前我县共有64名(含十名选聘生,13名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在基层创业。

  我县是拥有73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农村不富、农民不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就落不到实处。近年来,为了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县农村创业,带动我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争取早日实现我县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县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县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招聘村官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们新农村建设引来了各类有用人才。截止目前我县共有64名(含十名选聘生,13名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在基层创业。

  这些大学生用“五个一”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一村一品、建一个特色农产品基地、牵头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联系一个龙头企业、示范带领一批农民致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引导作用。我县此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12日,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完善政策措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引导更多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方面人才,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随后,省领导郭金龙、王金山、王三运等同志分别专程到小岗看望创业大学生。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实用人才较少而且人才流失严重。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的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从2005年开始,我县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各类人才到创业的鼓励政策。先后选聘博士到挂职,招聘大学生担任村官。受到我县激励政策影响,2006年下半年,科技学院的苗娟、周盘龙、王中华等3名大学生首先来到小岗村发展双孢菇产业。他们每人各建3个标准双孢菇大棚,带动小岗村7户农民一起建成了35个双孢菇大棚。到目前为止,小岗村有7名大学生示范种植36个双胞蘑菇大棚,三年来,小岗村的双孢蘑菇种植迅速发展,吸引60多户村民参加,由当初的占地28亩,35个大棚发展到现在占地150亩,179个大棚,年产值500万元。建成了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立了小岗村利民蘑菇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每个大棚投入减少了4000元左右,并且根据实际建立了双孢菇粗加工厂,为了发展循环产业现流转60亩土地建立了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利用双孢菇的下脚料做蔬菜大棚的有机肥料,不使用任何化肥,使小岗村蔬菜完全绿色,并联系南京农科院的专家教授指导小岗村葡萄种植技术改良,使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

  农业大学时全等4名大学生,在2006年带领积极性比较高的12户农民发展种植大棚蔬菜60亩,他们采取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统一销售,这12户种植的蔬菜都获得了成功,而且由于上市早,品质好,信誉可靠,生产出来的蔬菜供不应求,第一年就实现单季亩均产值45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老百姓见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对种植蔬菜充满了信心,原有的顾虑彻底消除了。2007年5月份,全村有69户村民报名种植大棚蔬菜,新增蔬菜面积216.5亩,并且成立了大王府蔬菜合作社,注册了品牌,下半年单季亩产值达到6000元。实现每亩大棚年产值超过万元,比往年增收近8000元。08年底在几名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下,大王府村的蔬菜面积从空白发展到了270余亩,新建钢管大棚620座。

  在如今的广阔农村,到处可以看见大学生创业的独特景象。大溪河镇七里村采取与明光市招信镇蔬菜村“万亩无公害种植基地”开展技术对接,引进技术及资金用以发展“猪-沼-菜”立体循环蔬菜种植(成立专业合作社)。红心镇蒋庄村利用300亩山场林地放养草鸡,带动蒋庄村形成草鸡规模养殖产业(注册了“白山岭”草鸡品牌)。小溪河镇小岗村大棚蔬菜示范园,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建成10个标准化大棚种植蔬菜。总铺镇上王村在大学生指导下成立上王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总铺镇总铺村中草药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合作种植药用亳菊。大庙镇亮岗村军民坝鱼禽综合养殖场(成立养殖合作社)。张宁等3名大学生,在大庙镇东林村发展花卉苗木。西泉镇宫庄村由大学生组织成立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给全县的资金互助合作社起了很好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大学生在广阔的农村里积极的创业活动,正在为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积极效应:

  一是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去,有利于促进广大群众观念的更新,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核心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决定因素是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到来加快了群众素质提高。

  二是带动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学生们来到农村,不仅为农民们带来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技术和信息,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现在,小岗村的双孢菇和葡萄、大王府的大棚蔬菜、东林的花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是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如小岗村,成立了由创业大学生王中华任理事长的食用菌协会,总铺上王村成立葡萄合作社,西泉宫庄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技术、信息、市场共享,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服务水平。

  四是促进了乡风文明。大学生们来到农村,给农民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文明风尚。如大王府村、东林村、总铺村、晏公新村的大学生们经常组织本村农民,利用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寓教于乐,深受农民欢迎。

  五是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大学生们转变以往涌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观念,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大学生担任村官,优化了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文化结构,增强了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在带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使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不断改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