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这在几十年前却是仅仅是一些生物学家脑子里的想象,而真正使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直接导致后来将环保列入政策法规中的却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识又不太熟悉的书——《寂静的春天》,而这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书。
1992年,该书被推选为近50年来最有影响的书。这些年来,各国也开始了重视环境保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关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工业界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公民自己的分内之事。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二、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
(一)作者
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先驱。
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斯普林代尔,一九二九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一九三二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
著有《在海风下》、《海的边缘》、《环绕我们的海洋》、《寂静的春天》等多部科学人文作品。
(二)作品背景
《寂静的春天》以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的虚设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开始,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就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生,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所以像DDT这种“给所有生物带来危害”的杀虫剂,“它们不应该叫做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作者认为,所谓的“控制自然”,乃是一个愚蠢的提法,那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她呼吁,如通过引进昆虫的天敌等等,“需要有十分多种多样的变通办法来代替化学物质对昆虫的控制”(吕瑞兰等译)。通俗浅显的术语,抒情散文的笔调,文学作品的引用,使文章读来趣味盎然。作品连续三十一周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你若有心去翻阅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三、文本解析
1、快速阅读全文,说说造成春天寂静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人类滥用化学药物
2、体会标题的含义
明确:作者描绘了一幅“寂静的春天”的景象:因为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的杀死任何昆虫,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踊跃于水中,生机勃勃的春天变成一片死寂。
用意:形象化地描述由于人们滥用化学药品所造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使人有切实的感受,受到强烈的正酣,以此想世人发出警告: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正视这个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
3、找出每段关键句,确定文章结构
关键句见《学案》
结构;
第一部分(1—2)人类获得有效力量去改变大自然。
第二部分(3—8)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污染。
第三部分(9)“控制大自然”危害自然也危害人类。
4、重点语句理解
第2节
(1)“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它的生物的根本性质。”
形象的表现出化学药品的危害极大,隐蔽性极强,容易本人忽视,意在唤起人们的注意,表达作者迫切的心情。
(2)“正如艾伯特 史怀哲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运用比喻手法,进一步指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导致环境恶化却毫无觉察,增强说服力。
第7节段末句
一针见血指出化学药品是杀害一切生命地凶手,滥用化学药品对于自然万物及人类的致命后果,作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第8节首句
作者以“永无终点的螺旋”作比,指出滥用化学药物的情况会逐步升级,化学药物使用会陷入恶性循环。根据达尔文的生存原理,昆虫会演化出对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更毒的药剂,这样,在人和昆虫的互动中。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不断地大量使用化学药物。
第9节“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
指出了“以控制大自然”的心态来对付害虫最终导致了对地球生态的破坏。显示作者对滥用化学药品的强烈不满,反映出作者对人类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妄图“控制大自然”的骄傲自大的强烈批判。
四、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1)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对环境的微弱影响——20世纪人的有效力量对自然环境的巨大改变
突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之大。
(2)滥用化学药品对自然有污染破坏——众所周知的核污染
突出化学药品的危害
(3)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缓慢——人类发明制造化学药品的惊人速度。
突出人类无法适应被污染的环境。
五、小结
课文以科学翔实的资料,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了人类广泛使用化学农药给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呼吁人们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应当放弃那些原始的、落后的思想观点和愚蠢的做法,要善用科学,不要让科学危及人类自身。
小作文
谈谈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并提供相应建议。
不少于200字。
2、完成练习册
吴雪琴
推荐阅读:
欢迎光临读书人网
更多精彩请访问读书人网语文教案栏目:http://www.Reader8.Cn/data/yw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