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希望能为您打开一扇了解美国教育的新视窗,领略到别样的风景。
说到李希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经出版,就在我国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旋风。2005年4月,李希贵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邀请,带着在国内录制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素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在美国的三十六天,李希贵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的记录下来,出版了这本书。
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如: “家常便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对强势学生说“不”、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等等。看到这么多新鲜的名词,相信大家的阅读欲望也会油然而生了。
说到美国的教育,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的教育很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美国的教师也远不如我们的教师敬业、负责任。然而,李希贵经过细致考察后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生同样有学习负担,同样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美国教师对教育的那份激情与热爱、勤奋与执着同样会令我们肃然起敬。
李希贵到达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第一天,就遭到了课程专
在李希贵看来,“事无巨细”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提醒。
1、立刻行动做作业。每天放学后都要留出特定的时间做作业。你可能刚到家时想休息一下,但也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做作业的时间,这样,你就不会被晚饭打扰或因为太累而完不成作业。
2、如果你厌烦了一项作业,真的不想去做它,你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例如,努力学习了45分钟之后,你可以吃点小点心或打15分钟的球,过后再学习,然后再休息一下。
3、如果学习上遇到难题,一定要开口,可以给同学打电话或向家人求助。如果这些人不能帮你忙,你可以打电话向老师求助,也可以在第二天向老师请教。
4、练习,练习,再练习!你在某科目上提高技能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如果你在数学、科学、社会学、语言、阅读方面遇到麻烦,多做些练习可以使你得到提高。
仅仅是对作业的提醒这一个方面,就指导的这么具体,同样,在课堂教学事件的处理上他们更注重细节。在《从教师和学生之外找原因》这个章节,就体现了这一点:面对课堂里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把问题的原因想的比较简单。不是从学生本身找原因,就是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其实,有时候好多原因并不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而说不定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比如凳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等等。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1、每次都有礼貌地和老师打称呼。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的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提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
乍一看,美国的守则“境界”似乎低了些,但是他们说得实实在在,全是可以比照着见诸行动的细节,就像一个聪
再看看我们的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我们的要求的确很好,但总觉得有些空,有些大,让孩子们不易理解,不好把握。同样是“请教老师”,我们的表述是干巴巴的“好问”,而美国人却用了很温馨的、很尊重孩子的表述: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随
李希贵就喜欢对比。他把对美国教育细节的观察,巧妙地与中国教育联系起来,从而悟到了很多先前不曾悟到的教育理念——
比如,在美国人的意识里,教师就是当之无愧的专家。而在我们看来,专家并不在第一线的课堂里,只有那些整天埋头学术研究、著书立说的人,才能被称为专家;
比如:美国人倡导让孩子崇尚平凡,脚踏实地,以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平平凡凡的小事;而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得高高的,却并不怎么在意脚底下的道路,孩子们也往往做不好最平常的小事。
书中还闪烁着很多个性光芒的教育理念,如:要让教师了解课堂以外的世界;给学生一些犯错误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带着等第进入社会;阅读不等于看书等,让我们读后如醍醐灌顶,心胸为之豁然。
这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有的只是做为一个教育者每天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朴实无华的语言,再加上恰当的插图,让人身临其境。李希贵以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的教育体系,聚焦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不能再具体的细枝末节上,比较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极好的视角。
看得越多,内心的感触越深,对李希贵的敬佩之情也会愈浓。虽然改变教育观念、教育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反思我国教育的缺憾,从而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丰富我们的教育情怀,提升我们的教育品位,终有一天,我们的教育改革也一定会走向成功!
如果我的介绍能引领您走进这一本书,并能带给您一些启示的话,那将是对我的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