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则《论茶》,与大家分享:
茶师论茶,据理详论。茶仙论茶,玄之又玄。
茶农论茶,步步功夫。禅师论茶,句句藏机。
孩童论茶,要求加糖。闲人论茶,花生瓜子。
好友论茶,相知更深。学子论茶,挑灯提神。
老人论茶,苦尽甘来。高官论茶,贡品相赠。
秀才论茶,头头是道。酒仙论茶,不舍醉梦。
茶博论茶,博了再博。仕女论茶。柔雅韵致。
员外论茶,不惜重金。文人论茶,琴棋书画。
看了这则论茶之道,心生感慨。同样是茶,可是在每种人的眼中千姿百态。为什么人们对茶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认识呢,可能是各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吧,就像焦大怎么也不会看上让宝哥哥神魂颠倒的林妹妹一样的。
这让我想到刚刚阅读的《影响教师的101个经典案例》中,《一顶富有创意的帽子》: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小组合作制作一顶帽子。组长剪,另一位助手粘贴,其余的小组成员围着出主意。暂且不论这样的组长是否在作秀。忽然,我的主意力循声移到一个原先在边上看的男孩身上,只见他不甘心闲看,忍不住合作的“捆绑”,独自把组长剪下来的废料,围起来,沾上去,一变两变,迅速做成了一顶新的帽子,往自己头上一戴,引来一阵笑声。于是,小组的其他同学都抢着戴起来。这时,老师走过来说道:“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还不看你们组长是怎么做的!”老师顺手把那顶不像样却又很有创意的帽子丢在一边。教室里又恢复了原先小组合作——做和看的样子。课堂小结时,老师暗示有的同学在小组合作中影响课堂纪律。再看看那孩子,头一直低着,没有了半点兴致。
在这个案例中,我不仅为那个小男孩感到惋惜,更为老师的武断而悲哀。同样的一件事,如果换成一位智慧型的老师,处理问题换个方式。他(或她)如果抚摸孩子一下,或者拿出他的杰作让大家欣赏那顶富有创意性的帽子,再者微笑着拍一下孩子的肩膀,給孩子以某种积极性的暗示,说不准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一名出色的 设计师呢!可是老师却采用了最差强人意的做法,把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动扼杀在摇篮里。
赏识孩子就像品茶一样,看你从那个角度去看了。你如果光看到孩子扰乱了课堂秩序,那就等于把孩子打入了冷宫,永无抬头之时。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堂的生成性,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学的智慧,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做出即时的判断和处理。那顶富有创意的帽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假如这位老师当场給这顶富有创意的帽子喝彩的话,那位同学一定会被深深感动的,也一定能激起孩子更多的孩子的创作欲望的,设计出更多新颖独特的帽子的。
同样的孩子,同样的课堂,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法,也会产生出更多的富有创意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