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题。
1
(1)
[答案] B
[解析] [(EBIT-3 600×10%)×(1-25%)]/(5 400/20+120)=[(EBIT-3 600×10%-3 000×12%)×(1-25%)]/(5 400/20),解得,EBIT=1 530(万元)。
(2)
[答案] B
[解析] 若采用方案甲:
原有借款的资金成本=10%×(1-25%)=7.5%,新借款的资金成本=12%×(1-25%)=9%,普通股的资金成本=[2×(1+5%)]/18+5%=16.67%
采用方案甲筹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7.5%×(3 600/12 000)+9%×(3 000/12 000)+16.67%×(5 400/12 000)=2.25%+2.25%+7.50%=12%
若采用方案乙:
原有借款的资金成本=10%×(1-25%)=7.5%,普通股的资金成本=[2×(1+5%)]/25+5%=13.4%
采用方案乙筹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7.5%×(3 600/12 000)+13.4%×[(3 000+5 400)/12 000]=2.25%+9.38%=11.63%
(3)
[答案] A
[解析] 每年的息前税后利润=[4×600/(1-40%)×40%-1 250]×(1-25%)=262.5(万元),项目的净现值=[262.5+(3 000-3 000×1%)/4]×PVA10%,4+3 000×1%×PV10%,4-3 000=(262.5+742.5)×3.17+30×0.683-3 000=206.34(万元)。
(4)
[答案] B
[解析] 因为甲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高于乙方案,所以应该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筹集资金。
第一年的息税前利润=600/(1-40%)×40%×4-1 250=350(万元),因为第二年的息税前利润比第一年增长200万元,假设第二年的销售量为X万件,则:
350+200=X×600/(1-40%)×40%-1 250,解得X=4.5(万件)。
所以,若要求A产品投产后的第二年其实现的息税前利润总额比第一年增长200万元,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将A产品的销售量提高0.5(4.5-4)万件。
2
(1)
[答案] C
[解析] 银行存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600+800+200-20-50)×7.12-(4 260+5 720+1 416-141-355)=-6.4(万元人民币)
(2)
[答案] B
[解析]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7.12-(85.2+21.36)=0.24(万元人民币)
(3)
[答案] B
[解析] A公司应确认其购买的乙公司的B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5×6×6.95-20×7.05=67.5(万元人民币)
(4)
[答案] A
[解析] 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支出处理如下:
2月17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
原材料 250
3月31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1.36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3×7.12)21.36
第一季度,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7.12-2 130=6(万元人民币),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7.12-(85.2+21.36)=0.24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24
贷: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6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0.24
第二季度: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05.1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
原材料 325.1
6月30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0.85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3×6.95)20.85
第二季度,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6.95-300×7.12=-51(万元人民币),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3)×6.95-[(12+3)×7.12+3×6.95]=-2.55(万元人民币)
借: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51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2.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3.55
7月1日:
借:无形资产 1 800(900+400+21.36+6.24+505.1+20.85-53.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800
[提示]本题相关处理如下:
(1)编制2008年第一季度发生的各项外币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1月1日:
借:银行存款——美元(800×7.15)5 720
贷:股本 5 720
1月10日:
借:原材料 4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
贷:应付账款——美元 (50×7.12)356
银行存款 120
1月20日:
借:应收账款——美元(20×7.1)142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2
2月2日:
借:银行存款——美元(200×7.08)1 416
贷:应收账款——美元(200×7.08)1 416
2月12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41
贷:银行存款——美元(20×7.05)141
2月17日:
借:银行存款 353
财务费用 2
贷:银行存款——美元(50×7.1)355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
原材料 250
3月31日: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1.36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3×7.12)21.36
(2)计算第一季度末产生的汇兑损益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月31日,计算第一季度末产生的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600+800+200-20-50)×7.12-(4 260+5 720+1 416-141-355)=-6.4(万元人民币)
应收账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20-200)×7.12-(2 130+142-1 416)=-1.6(万元人民币)
应付账款(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80+50)×7.12-(568+356)=1.6(万元人民币)
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7.12-2 130=6(万元人民币)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7.12-(85.2+21.36)=0.24(万元人民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9.6
贷:银行存款——美元 6.4
应收账款——美元 1.6
应付账款——美元 1.6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24
贷: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6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0.24
(3)编制2008年第二季度发生的与X专利技术研发项目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05.1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0
原材料 325.1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0.85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3×6.95)20.85
长期借款—本金(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300×6.95-300×7.12=-51(万元人民币)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产生的汇兑差额=(12+3+3)×6.95-[(12+3)×7.12+3×6.95]=-2.55(万元人民币)
借:长期借款——本金(美元) 51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美元) 2.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3.55
(4)编制2008年第二季度发生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7.5(5×6×6.95-14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7.5
(5)编制2008年第三季度发生的与交X专利技术相关的会计分录
7月1日:
借:无形资产 1 800(900+400+21.36+6.24+505.1+20.85-53.55)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