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递质学说的发展 1921年Loewi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递质的存在。实验是用两个离体蛙心进行,当刺激甲蛙心的迷走交感神经干以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时,甲蛙心受到抑制,这时将甲蛙心的灌注液注入乙蛙心,则乙蛙心也表现出抑制。这就说明甲蛙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必定释出一种抑制性物质,才能使乙蛙心也受到抑制。后来证明这种物质就是乙酰胆碱。此后相继发现神经节中的节前纤维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兴奋时,都能释放乙酰胆碱。本世纪四十年代,通过von Euler的工作证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至此,传出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学说才臻完善。
2.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突触中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细胞或次一级神经元间有一定的间隙,称突触间隙。传出神经末梢邻近间隙的细胞膜称为突触前膜;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邻近间隙的细胞膜称为突触后膜。在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的接头(也称终板),这个间隙约为15~20nm;终板的突触后膜有许多皱褶,其中聚集着胆碱酯酶,能迅速水解已释放的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内靠近突触前膜处,聚集着很多直径为20~50nm的囊泡(vesicle),囊泡内含有大量递质乙酰胆碱。
交感神经末梢分成许多细微的神经纤维,分布于平滑肌细胞之间。这些细微神经纤维都有稀疏串珠状的膨胀部分,称为膨体(varicosity)。膨体中含有线粒体和囊泡等亚细胞结构,一个膨体内囊泡的数目约在1000个左右。囊泡内含有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
图5-2 传出神经分类模式图
蓝色:胆碱能神经 实线:节前纤维
红色: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虚线:节后纤维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内的囊泡有大小之分,大囊泡在神经节细胞内形成,以每小时数mm的速度沿轴突向末梢运行;小囊泡主要在神经末梢形成。运行到末梢的还有合成去甲肾上腺素所必需的酶,如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脱羧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等,后者存在于囊泡内;前二者存在于胞质液中。
图5-3 证明迷走神经兴奋时释放递质的双蛙心实验
3.递质的生物合成与贮存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细胞体内和轴突中即开始进行,不过在此含量较少,愈到神经末梢,含量愈多,末梢内的含量约为细胞体内的3~300倍。酪氨酸从血液进入神经元后,在酪氨酸羟化酶催化下生成多巴(dopa)再经多巴脱羧酶的催化,脱羧后生成多巴胺(dopamine),后者进入囊泡中,经多巴胺β-羟化酶的催化,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较低,反应速度慢,底物要求专一,当胞浆中多巴胺或游离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时,对该酶有反馈性抑制作用,反之,当胞浆中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时,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减弱,催化反应则加速,故这一步骤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过程的限速因素,是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重要环节。去甲肾上腺素形成后,与ATP的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图5-4),并可避免被胞质液中的单胺氧化酶(MAO)所破坏。
乙酰胆碱主要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形成,与其合成有关的酶和辅酶有胆碱乙酰化酶(cholineacetylase)和乙酰辅酶A(acetyl coenzyme A)。前者在细胞体内形成并沿轴突转运至末梢,后者则在末梢线粒体内合成,须先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枸橼酸盐,才能穿过线粒体膜进入胞质液中,然后在枸橼酸裂酶的催化下再形成乙酰辅酶A。胆碱乙酰化酶和乙酰辅酶A在胞质液内促进胆碱形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形成后,即进入囊泡并与ATP和囊泡蛋白共同贮存于囊泡中(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