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不良比较常见,常因进食障碍或禁食,引起机体糖原、脂肪以及蛋白质迅速消耗。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大手术等都可以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特别是分解代谢增强,很快出现机体营养不良。由此引起免疫力低下,处于外科感染的高危状态。另外由于体内酶、激素、介质以及其他蛋白质合成不足和能源短缺,引起心、肝、肾、胃肠等系统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手术耐受力下降,术后组织修复极度困难,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外科病人的营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后营养代谢特点
人体营养基质一般分为三类:第一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脂肪;第二是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三是构成人体和生命活动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等。
人体的能量来自于三大营养要素,包括糖原、脂肪、蛋白质。糖原储备有限,在饥饿状态下只可供能12小时。蛋白质构成体内组织、器官,没有储备,一旦消耗必定损伤其结构和影响功能。体内脂肪是饥饿时的主要能源。人体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体内三大营养要素分解代谢加强,合成减少。
1.糖代谢 在应激早期,人体葡萄糖消耗一般维持在120g/d,肝糖原分解增强,合成并没有增加,同时胰岛素水平没有提高,呈现高血糖,其变化水平与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2.蛋白质代谢 在应激状态下,体内储备糖原耗尽后,肌肉蛋白分解糖原异生增强,供给能量,大量氮自尿中排出,呈现氮的负平衡。
3.脂肪代谢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机体大部分组织利用脂肪分解的增强来增加能量的供给,尤其在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更使体内脂肪分解增强,此时即使供给外源性脂肪,也难以控制体内脂肪的分解。
中等以下的手术、损伤、感染的病人,一般都能耐受分解代谢期,短期即可恢复。但对于较大的手术、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的病人,却难以承受高分解代谢,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下降,以致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由此可见,对该类病人必须给予合理的营养疗法,纠正高分解状态。以提高应激状态下病人的耐受力。
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无论人体组织构成还是生命活动都不可缺少,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对这些物质的需要更为重要,饥饿、创伤和严重感染使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根据病人的需要给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