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后的复试已经结束了,有成功也有失败,考研就是我们人生历程中的一次战斗,既是战斗,结局就有两种,战胜或战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深陷于失败之中而不能自拔。失败的最大意义在于能让我们懂得如何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当我们走出失败的阴影后才发现,其实考研过后,路还很长。
学会失败后的情绪调节
人物自述:
“考研结果出来那天,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没想到,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最后还是没考上。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我该何去何从。现在我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一想起考研就感到窒息、心痛。每天饭也吃不好,还失眠。我劝自己别想了,反正已经这样了,但还是控制不了自己。感觉一切都糟透了。”
心灵解读:
人生旅途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每一天我们都在体验着各种情绪变化。当你心情愉快时,你会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好像今天的太阳也比昨天的灿烂;当你郁郁寡欢时,一切都变得暗淡无光,就连鸟语花香也让人觉得讨厌,这些都是情绪带给你的感受。人在遇到失败后常处于负面情绪之中,这些负面情绪对人的心身伤害很大。认识消极情绪,消除不良情绪,将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因此,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是很必要的。我们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内部因素 |
外部因素 |
|
稳定因素 |
能力 |
任务难度 |
不稳定因素 |
努力 |
运气 |
1。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失败
“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说,“其实,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他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 霍德斯做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实验,他将同一张卡通漫画显示给两组被试者看,其中的一组人员被要求用牙齿咬着一支钢笔,这个姿势就仿佛在微笑;另一组人员则必须将笔用嘴唇衔着,显然,这种姿势使他们难以露出笑容。结果,霍德斯教授发现前一组被试者比后一组认为漫画更可笑。这个实验表明我们心情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考研失败了,这也许是一个新的起点,你可以重新对自己当初的决定进行审视,究竟是要从头再来一次还是去选择其他的道路?人生的选择不只一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们积极看待,失败也许会为我们打开认识另一扇窗。
2。情绪转移
当我们受到无法避免的痛苦打击时,长期沉浸在痛苦中,既于事无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又影响自己的工作、损害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转移到最能使你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尽量减少失败的影响。
考研失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要将这种痛苦和沮丧的情绪忘掉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积极地转移,如主动去帮助别人、找知心朋友谈心,或找有益的书来阅读。要使自己的心有所寄托,不要使自己处于精神空虚、心理空旷的状态。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的人,不良情绪在他身上停留的时间就会很短。
3。语言暗示
当你为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语言是一个人情绪体验强有力的表现工具。通过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情绪反应,即使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也能起到调节作用。林则徐在墙上挂着写有“制怒”二字的条幅,这是用语言来控制调节情绪的好办法。当你陷入考研失败后抑郁、沮丧、痛苦的情绪中时,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于事无益,还是面对现实,想想其他办法吧”或“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人生的失败”等等,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暗示,对情绪的好转将大有益处。
对失败进行恰当归因
人物自述:
“我真的很怀疑,失败真是成功之母吗?去年,面对没有考上的结果,我在泪水中站起来继续复习。现在面对着一次次惨不忍睹的模拟题分数,我缺少自信的底气!因为,我一次次的努力,却换来一个个的失败。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我得不到回报?两年前几个和我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同学,现在的成绩却扶摇直上。我不懂,为什么我们后来的差距,就像加速运动一样快,为什么?”
心灵解读: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并没有错,但这个论断是有前提的。成功不等于失败的简单累加,一次次蛮干的必然结局仍会是失败。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其间既需要有百折不回的韧性,更需要有在教训中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冷静理性的探索。失败究竟是引向更多更大的失败还是转折为成功,就要看你对失败的处理,看你能否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原因,得到启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可归为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如下图所示:
有些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内部的、稳定的或不稳定的因素,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失败后一蹶不振;有些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因素,频频为自己找借口,而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扭转失败做出实际行动。失败后最重要的就是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只有做出正确的归因,失败才会成为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