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性阅读的道路上蹒跚起步
——我的2011年阅读成长史
2011年,在我的整个阅读史中,是转折的一年,是举步维艰的一年,也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
之一:缘起
去年暑假,阅读铁皮鼓的《构筑合宜的大脑》,书里所提到的“合宜的大脑”、“阅读地图与阅读史”、“知识结构”、“根本书籍”、“知性阅读”等基本概念,让我重新审视着自己的阅读,制定自己的三年读书规划,努力去寻找自己生命中的根本书籍,尝试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
然而,在我对照着自己的书单,行走在这些专业书籍当中,却不时地觉得自身的浅薄,因为无力解读或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深邃而困惑,似乎不停地在绕着同一个圈子,一圈又一圈,又回到最初的原点。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对阅读充满了苦闷与迷茫。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读这些书,它们究竟会把我带到哪里去。
因为《构筑合宜的大脑》这本书,我收藏了铁皮鼓老师的博客,在他的博客里,我看到了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写给同行者的信,新教育专业阅读强调的基本书籍的研读,以及知性阅读,不正可以克服自己的浮躁与焦虑吗?然后决定,加入网师,跟着团队走知性阅读的道路。
之二:知性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是很喜欢读的,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读一节便会因为被文中的某些思想触动,而写下自己的读后感的。但是在自己读了30节建议之后,却突然觉得自己读来读去只是读出了自己想要读的东西,也就是说,自己只是在读文字。
恰好,这学期有这门课的学习,我如鱼得水,欣喜地报了这门课。课程把这本书进行了重编,因为这本书貌似破碎,其实自有它的思想体系,在初读的时候,我也有如此的感受,觉得逐条阅读并不易把握这本书的思想,看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又开始重新按照如此顺序进行阅读,因为有了资料,在阅读的同时思想似乎有了依靠,总是对别人的阅读思想深有同感,读来读去,总也读不出自己的思想来。
我心里明了,是自己的读书方法有问题。批注式阅读是知性阅读训练的一种方式。翻翻自己所读的书,虽有不同颜色的划线,有自己简单的旁批,但似乎并称不上与书籍对话。大多都是对人家所说话语的一些肯定和附和,很少有自己的疑惑,或者在实践中相关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即使有,也是泛泛而谈。于是,开始摘抄。摘抄下那些有着真知灼见的含金量高的句子。通过摘抄,再次回想作者的思路与书的结构,脑子中明显清晰很多。之后,在读另外的书的时候,遇到了相似的情境,又迅速把它们调出来反复揣摩。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某些与书上相关的情况,也会联系起来进行反思与实践,慢慢地,觉得自己似乎有了对话的能力了,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至少思考不是脱离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泛泛而谈的。这的确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一本根本性的书籍,不是一遍读完便可称之为读完的,需要的是把这些文字化成血肉。
之三:元书与内化
“元书与内化”这个说法是威如先生在我一篇博文下的留言,他说自己比较欣赏元书与内化的说法,从一个主题生发开去,顺藤摸瓜,开辟出自己的阅读疆域。我觉得威如先生所说的“元书”,意思即为根本书籍,也可以称之为经典书籍,因为是经典,总是可以接受岁月的冲刷与洗礼,思想也是历经无数读者的批判而熠熠发光的。我虽读书浅薄,对此说法却也深有体会。
仍以《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为例,都说这本书是作为一个教师逃不离的经典,对于我来说,读这本书的同时,我的面前经常是放置着数本甚至数十本的相关书籍的,也就是说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其实已经在同时阅读着很多本书。比如在读与学生自尊心、个别对待、评分相关的建议时,我会同时阅读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生活的怎样》、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等书,从中找寻与此相契合的地方,并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在读阅读相关的建议时,我会同时阅读《朗读手册》、《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班级读书会abc》、《带领孩子搭上阅读的直通车》、《上读书课啦》、《窦桂梅的阅读课堂》等,找寻第一套教学大纲与第二套教学大纲的契合之处,再构想自己将来的班级阅读建设。读完这本书,我会对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人产生相当浓厚的兴趣,然后我就又开始读李镇西的《追随苏霍姆林斯基》、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当老师》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相关著作,如《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书籍。
正如威如先生所说的那样,由一个主题生发开来,顺藤摸瓜,开拓自己的读书疆域,如此的读书是有系统性的,也可以辅助自己对这个作者思想的再认识,以此观照自己的教学经验。
之四:反思应用
我曾经读了一篇《教师读书十问》的文章,每一问都问的自己自惭形秽,于是把这篇文章转载到了自己的博客里,用来时时警醒自己。文章里说:“读书必须学会反思、善于反思。读书不会反思,那只是两脚书橱而已。读书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目的。这就要求读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多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之前自己读书,很多时候是很随意的,喜欢读散文,更多的心思用在品味散文的精气神,形散而神不散的叙述与表达,潜移默化地,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很注重对词语句子的修饰,注重意境的唯美。现在我仍然喜欢看这样的文字,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了。比如我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便会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我读林清玄的《心的菩提》,我又会从每个充满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去思考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拥有的心性。读《给教师的建议》,也逐渐地可以从附和别人的思想,从文字的品读转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思考,并且在写相关文字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些思想,以使实践更有效。读《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我也会不仅以旁观的姿态来阅读,而是结合自己的班级、学生以至家庭,书写教育案例,从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一路蹒跚走来,半年来所读甚少,但我知道,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阅读是真正意义的阅读。虽然自己的理解力有待提升,但至少,半年多的知性阅读,把我从肤浅的非专业的阅读中拯救出来,从浮躁中拯救出来,从无品质的阅读与无品质的写作中拯救了出来。
好在,成长,也是慢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