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这样一路走来——与海外一起推行《日有所诵》琐忆作文

2020-06-07 
我不如倩。她是有心人。在南京培训时,大会完了开小会,老师们一开口,她就啪啪啪啪敲字记录。看了她的《日有所诵
 

我不如倩。她是有心人。在南京培训时,大会完了开小会,老师们一开口,她就啪啪啪啪敲字记录。看了她的《日有所诵》大事记,吓了一跳——如此清楚!看云说要记录、要反思,只好从脑海中翻旧事,想起一点写一点,琐碎、不成样。还是贴上来,给倩的“大红花”当下“小绿叶”,做个补充吧。

2013年暑假,栾川。看云说:“于飞,你来负责海外《日有所诵》的落地工作。”习惯性点点头,就像再一次接受一项“作业”。

开学前,写了一篇《日有所诵,我们班这样诵读》的文章丢给刘倩,觉得已经完成任务的大半了——《日有所诵》嘛,一周一次通讲,扫清朗读障碍,每天十五分钟诵读时间,正读,倒读。孩子们自然熟读成诵,内化,成长。如此而已,简单!

八月,与刘倩商议,建议《日有所诵》集体降一个年级——对于从没有做过的学校来说,这样的决定更符合孩子和老师们的情况。并和刘倩一起对学校提交的诵读计划进行点评,我也初步了解了海外资助的学校情况。

九月,与刘倩数次电话沟通,商量第一次网络会议的内容和会前老师、学校的准备材料——没办法,山高路远的,看不到真实的实施情况,那就交视频吧。视频的直观性还是能看出许多东西的。材料上交的过程叫我吃了一惊,所有学校录好视频都丢给刘倩,她一个人上传优酷、发地址到论坛——其中的劳累和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一个个视频看下来,叹气,不知说什么好。虽然暑假中看云讲得那样精彩,那样清楚,我的诵读说明自已觉得也说明白做法了啊,怎么从交上来的视频上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记得有所学校的视频我看了四遍,才勉强听出孩子们诵读的是李煜的《相见欢》。连续几个晚上把学校的视频看了又看,想着如何“应”——要表扬,能做起来就是好事,十分功德,上路了就成就八九啊,同时也要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样老师们才能进步,才能在带孩子们诵读的过程中有收获、有成就感,继而产生坚持下去的勇气。

第一次会议前,海外的项目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老师们的实行情况。电话、QQ,一次学校正在开例会,电话响了,一看是阿紫,悄悄溜出来接听,帮她解决老师们在实行时遇到的困惑。论坛上,一所所学校的施行情况是刘倩贴上来的。从八月到十月。

十月底,第一次网络会议。主要内容是学校的的小结和做法分享、解答老师们在做《日有所诵》时的困惑。比如三四年级《飞鸟集》、《沙与沫》中的句子怎样带孩子理解?每天读多少篇比较合适……

会后反思:

1、习气。

老师们习惯了语文教学,所以《日有所诵》也拿来当语文课上。要字字句句讲明白;要理解意思、感悟诗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当场背会……对于《日有所诵》前言中明确写了的诵读建议根本没留心。所以,持之以恒、熟读成诵、适当讲解,这三个原则还是要强调强调再强调,要掰开了揉碎了讲。《日有所诵》的去“语文化”很重要。

2、反思意识、反馈习惯、主动性的养成。

网络会议的前前后后让我感慨多多,项目人员的辛苦,众多老师的推一推动一动,听一点做一点,无反思意识、主动性怎么成长?无反馈习惯项目人员不得累死?

清晰地记得那个秋日的下午,在校园北侧的女贞树下,我和刘倩在电话中探讨如何通过《日有所诵》带动老师们反思、反馈……阳光很明媚,电话很长。站着说累了坐下说,坐着身体僵了走着聊……

海外的行动力很强。很快,老师们的《日有所诵》随笔、周记交上来了。虽然写得简单,从内容看做法上还有不少问题,但是毕竟开始试着“想”了,这就是好事!细心的刘倩把老师们在做《日有所诵》时遇到的常见问题记了下来,我逐一填空解答。

第二次网络会议,学校和老师们做了不少调整,有很多好的做法。然而对于再三强调的基本做法注意事项,还有不少人不清楚。唉,习气啊习气……

会上,大家说着说着谈到了阅读课、故事讲述上,老师们说,孩子听了、看了故事,居然说不出故事讲了什么道理!一时无言。抛出看云的一句话:“好的故事是一个球,你知道孩子们接到了它的哪一面?”试图让老师们明白,一个故事能带给孩子们的,并不只是一个标准答案一样的“道理”。然而,我明显地感觉到老师们并不认可这个观点。最后,谈了我理解的《日有所诵》各阶段任务。

会议散了,刘倩的电话就来了。一、怎么谈到了阅读上?很正常啊,多少语文老师,习惯性地更关注阅读材料。《日有所诵》是小菜,通过读明白道理那才是正餐。其实这个题跑得很好,它提醒我们,老师们的觉知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带?二、都第二次会议了,怎么还有那么多的老师不清楚应该怎么诵读?正常。习气啊!说得还不够,还要再说。反复说、重复说。

电话一直打到深夜一点多。

习惯了刘倩的电话。很长,没有闲言八卦,细细商讨工作的枝枝节节。习惯了她的问话:“如何你是项目人员,你想通过这张表了解到学校的什么信息?如果你是学校,你如何填写这张表?”“我们可以为老师们做些什么?对于种子老师来说,他们最需要什么?我们如何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团队?”“怎样才能触动老师们的觉知,带动老师们行动?”“为什么是这几本书?它们能给老师们带来什么?”

……

从一开始的“小事一桩”,慢慢地,我体会到看云说过的话:“推行《日有所诵》如履薄冰。”刘倩有一次告诉我说,妙妙带校长们参观学校,其中去了几所新教育的学校,去之前,她和妙妙曾有过争执。后来看到参观后的报告,觉得新教育也有可取之处,殊途同归。一时心事沉沉。知道自己的气质不适合新教育那样的高强度、高标准、高要求——但是,也许海外有些老师适合呢?于是翻看了教育在线论坛上做新教育老师的帖子,到校讯通博客中阅读听雪等做新教育老师的博文,感受到殉道者的坚定和牺牲,也看到他们的成长。新教育的成长之路,适合海外的老师们吗?

我知道,确定“道”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于是请教看云、与刘倩多次细细剖析海外老师们的情况,最终认定,以《日有所诵》为基础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是最适合海外的。

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回想起那段心里千回百折,思量衡量的日子,真是难忘!

微信读书会开张了,老师们的阅读记录贴上了,日有所诵周记越记越好,真实、生动、鲜活——如此有生命力!

传美意外到学校来,听课,长聊。说阅读,说《日有所诵》,说支教经历,说公益机构……

突然回想起两年前一个朋友的问话——你心中的书香校园是什么样的?那时,我回答不出来。或许现在有了些眉目——安静润泽吧?书香校园,绝不是锣鼓喧天的活动吵出来的,也不是名目繁多的花样堆出来的。《日有所诵》做基础,班级图书库做保障,学校阅览室营建共读氛围,点线面结合,去活动化。简单、安静、润泽的阅读环境,才是书香校园。发信息给看云,她回复:“对,完满自足的好处说之不尽。”

醍醐灌顶。安静润泽的环境,完满自足的状态。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书香校园吗?

第三次网络会议,和大家探讨自己心目中的书香校园——心中的图景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呵呵,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要做活动——不做活动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实,大家没有说出来的,是不做活动如何展示学校、老师的阅读工作?

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是学校和老师们的需求,假孩子之名存在着。

第三次网络会议,还至本处。我带着老师们像孩子们一样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诵读《日有所诵》。

还至本处。我和刘倩在会上反复解释,为什么要做《日有所诵》,做《日有所诵》周记意义何在?

南京归来,给晓朝、韩楼、许庄几所学校的老师开小灶,说得最多最细的,是一二年纪如何诵读。一年级第一单元的五首诗歌,分析、示范、解释,点读定位识字、手指谣调剂课堂、节奏、停顿、重音……

四次网络会议,一降再降,反复地说。

然而回首望望,盘点老师们一路行来的变化,真叫人惊叹!陈建芳老师的《日有所诵》和阅读课记录,常常给人眼前一亮的惊艳。冯校长的读书笔记思考深入,并应用至日常工作。陈向峰老师开了自己的博客,天天记录教育教学的点滴心得。郝云凤老师的阅读课记录和读书笔记也“思力”迸发。韩楼的彭丹丹老师后来居上,不仅读书笔记交得及时,从没参加过网络会议仅靠翻阅《日有所诵》工具包,就带着学校的老师们把《日有所诵》做得精彩十分……

通过《日有所诵》,撬动背后更大的东西——老师们的觉知和行动。这条路或许很长,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走走走,总会走出一份美好的春景。

最后,用倩的一段文字结尾吧:

五一节真正是个劳动节,娃们不在,我和晓艳每天电话能叨叨12点,互相催促睡觉,不许坐电脑前太久,出去走走。最好玩的是最后一天,敏敏和阿紫从正安回来,微信上大讨论,说了一天呢。我的姑娘们真不错。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否对?
是否用力过猛?给老师和项目人员造成压力。
行政性手段要求和老师自由生长是否矛盾?
是否太过关注个别理解力优秀的老师,而忽略了大多数,中间的老师?共性和个性如何平衡。
如何深度陪伴成长中的学校,对于老师提交的记录,项目人员如何“应”?
是否需要确立资助方的姿态,在对待学校和项目不同的诉求方面,如何“还至本处,回到初心”?
Sue还提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孔老师,来做这个日有所诵的落地工作?--哈哈这个问题还用问吗?
我自己在想,如何做到真正的聆听,为什么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想要看的东西,如何“挪界“?同一个读书会,个人所见不同。
个人面对自己的棋局,是否敢于面对自己,突破固有模式,而不是合理化,“滑动”?
我自己需要面对的,如何给别人建议而又让人体会到这个“好”字?关系,理解,找好处。
和sue的关系到了,怎么说她都不生气,所以龙衔海珠,游鱼不顾,滑动不开。
如果是别人,还是要考虑方法,想到有一次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情,老师说了几句让我返观诸己的话,就不是很舒服。道理明白,心理还是不很舒服。同理吧。
晓艳最后又忍不住去和看云确认,看云电话打过来,和你说10分钟,然后就逛逛逛说了半个钟。落地这个事情很重要呢,我们两个的记录也要做好。所以昨天又整理了日有所诵的大事记。
重点不是事功,而是背后的精神,反思,轨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