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些有用的帮助系列之二
关爱的前提是尊重
一位女同学站在教室门口
事情是这样的。
周日返校,好些同学从家里带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孩子们嘛,拿东西请同学吃,很正常,尤其是请同宿舍的同学和自己的同桌。可问题就出在这正常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
这位同学的同桌从老家带回了自己妈妈精心挑选的山楂,很兴奋也很热情地请她吃。同桌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竟然被拒绝。“不吃。”“吃吧,可好吃了。”“我不喜欢吃酸的。”感到了一些难堪,“我就要你吃。”同桌有些生气了,把山楂朝她面前一推,有事情先出去了。
一会儿,同桌回来了。看到山楂还在桌上摊着,一个也没少,抓起山楂就扔进了垃圾桶。这位女同学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抽抽嗒嗒,在教室激动了半天。
可以看出来,两个同学都感到很委屈。
这位同学的委屈在于同桌不考虑自己的感受,自己不喜欢吃酸的,同桌偏要强迫自己吃。同桌的委屈在于,自己好心好意把妈妈精心挑选的东西让她吃,她居然一点都不领情。
问题出在哪里?两个同学的问题好像是很不一样,仔细想一想,实质是一样的。都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都没有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是只考虑自己的想法,或是自己的意图,根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让对方怎样。这也许是很多独生子女的通病。实际上,我们成年人有时候做的也不比孩子们好多少。
一个急于表达自己对同学的关爱,忘记了关爱的前提是尊重。一个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愿意强自己所难,忘记了领别人的情也是一种起码的尊重,即使自己实在不想吃,也应该表示谢意的。。问题就这样出现了,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假如说,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都能够估计对方的感受,都能在自己的心中把对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事情也许要好得多。
好些孩子,好些爸爸妈妈都因为自己的关爱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多多少少感到有些失望甚至懊恼。如果想一下这两位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对我们会不会有些启发呢?如果能够在尊重他人意愿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关爱之心,这关爱之心会不会显得更加晶莹透亮呢?会不会因为自己爱心的付出而感到更多的幸福呢?答案自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