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安静的氛围
正在英语考试,走廊突然一阵骚乱,追逐打闹声,肆无忌惮的嬉笑声……六年级学生没有考试,下课了,他们出教室活动惊天动地。
我皱起了眉头,静静地站在了走廊口。
奔跑的停下了脚步,喊叫的放低了声音,默默地低下了头,悄悄地经过走廊,一切趋于平静。
我没有说话,用眼睛扫射了他们一番,然后,陷入了在沉思。
我想到了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效应”。
如果一栋大楼的玻璃窗有一块玻璃被人打坏了,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栋大楼的玻璃窗会被打得一片狼藉,在这种麻木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
无独有偶。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1969年做过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一辆停在加州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结果后者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加州的那辆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偷车实验”和“破窗效应”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粗鲁的人去了西餐厅也会有所收敛,文明的人去地下游戏厅,也会粗鲁。如果大家都讲文明,你不讲,你好意思吗?如果你去了农村的田野,你会随地吐痰吗?如果大家都不排队,请问你还排吗?为什么英国人在新加坡的机场排队,而到了白云机场就拼力气挤呢?
环境的暗示。
襄城县库庄乡中曾经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襄城县很多领导干部都千方百计把孩子转来借读,甚至平顶山、许昌等城市学生也转来借读。
我们去参观学习,那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农村学校,破旧的校舍,黄土裸露的操场,简陋的教学设备。
城市学校已经是高楼大厦,已经是电灯电话,他们还是用煤油汽灯。但是,我无法忘记的是,他们静悄悄的自习课,那么肃静,没有一个人走动,没有一个人说话,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情。
很多爱说爱动的学生转去不久,马上就文静了。马上就能悄悄走进教室,静静打开课本,专心投入学习。
这一阵子,我对老师们强调最多的是:做“勤
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要勤劳,要积极主动地看书、写博客、听评课、研究教学、研究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管理过程中要做“懒老师”。要改变事必亲躬,包办代替,严防死守,絮絮叨叨的管理习惯。要放手让学生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务,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要想办法把责任压给学生,而不是留给自己。
做勤
比如,重视提前教育而不是犯错后的处理惩罚,重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火疖子变成了疮再处理。
所以,要想保持教室的安静,我们一定要重视营造安静的氛围,要重视班规相关内容的制定,讲明要求,建立监督机制,通过处罚办法,严惩第一个破坏安静者。
开始下功夫,形成习惯了,要敢于放手。
保持安静的氛围,用制度约束人,用环境来影响人,用舆论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