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幽默故事。
联合国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出了一道题:“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非洲小朋友看完题目之后,不知道什么叫“粮食”。
欧洲小朋友看完题目之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
亚洲小朋友看完题目之后,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拉丁美洲小朋友看完题目之后,不知道什么叫“请”。
美国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
这篇幽默故事的重点是在最后一个答案,美国人从儿童开始,已经不知道有其他国家,可见,美国人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主人,美国部队就是世界警察。
我看了这则小幽默后,关注的是亚洲小朋友看完题目之后,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想这里的亚洲小朋友应该是指中国小朋友,因为日本小朋友、韩国小朋友是很有自己的看法的,但中国小朋友的确很少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这样?
中国小朋友出生之后,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孩子的一切需求都有家人包办代替,就连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家人不是告诉孩子以后走路小心,而是诱导孩子是路不平,是路对比起孩子,剥夺了孩子人生路上总结经验的机会,孩子还会有自己的想法吗?即是有也是推脱责任。在人民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新生报到期家长陪同大学生需“二次断奶”》,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缺乏自理能力,还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办事能力缺乏信心?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是有知识的成年人,为什么大学新生报道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说大学生缺乏自理能力,这又是谁的责任?这样的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有自己的看法吗?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家长有没有责任?
孩子从上小学开始,追求的就是高分,老师给出的就是标准答案,在标准答案情况下,学生还会有自己的答案吗?还会有自己的想法吗?有一次学校组织期末统一评卷,学校没有给统一的答案,语文教育束手无策,问其原因,是没有统一答案,又问,为什么没有统一答案就无法批阅卷子,答曰,语文题发散性比较强,若没有统一答案,就不好判分,几个语文教师,会各说各的理由,就无法进行评卷。哎!被标准答案
试想,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余年,还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诺贝尔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不得不说学生时代的标准化的答案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此,我想到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有自豪感,而不是有另类感,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