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度教导
小雨是个特别老实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在小雨的作业上常出现涂抹的现象,老师提问他也总支支吾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小雨的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辅导小雨学习那是绰绰有余,对小雨的要求也比较高。脾气急躁的爸爸常说:“你怎么那么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小雨变得很不自信,性格也有些怯懦。
家长过于强势,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这无异于做盆景。盆景固然赏心悦目,却缺少灵气与个性。家长过度教导,对孩子的意见一概否定,会让孩子丧失主见和自信,觉得自己很无能。
还有的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真正地“教”和“导”,而是挑毛病、痛训斥。小杰的父母望女成凤心切,对小杰的学习甚为“关注”,常这样怒斥小杰:“天天磨磨唧唧到深更半夜,成绩在哪儿?作业总是叉子满篇,字写得东倒西歪,你到底用心学习没有?”其实,小杰心里也很焦急,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教导”,小杰只要哭泣。
及时指出孩子不对的地方,同时告诉他如何才能做好,是至关重要的,犹如医生诊断出了患者的毛病,还要开出一剂有效的药方才行。否则,患者想既然浑身上下都是病,干脆自暴自弃得了。这就适得其反了。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唠叨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而不给予正确的引导、监督和必要的帮助,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失去自信和自尊。
有时,家长的说教孩子是听不进去的,那就不妨让他吃点苦头、摔下跟头。
记得儿子小时候,每次吃饭都令人大伤脑筋。威逼利诱效果都不佳,更不用说“教导”了。那次,我决定改变策略。该吃午饭了,儿子无视饭菜,在一边玩得忘乎所以。我提醒他该洗洗手吃饭了,饭后要睡午觉,可他无动于衷。我们便开始吃饭,没有人再理他。玩耍的他或许以为我会像以往一样想方设法哄他吃饭,可这次我没有。吃完饭,把餐桌收拾干净,我告诉儿子该进卧室午休了。这时,他不玩了,诧异地看看我,再看看空空如也的餐桌,突然哭起来:“我还没吃饭呢!”可这次我们“狠心”地午休去了,因为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了。从此,儿子吃饭省心多了,他知道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吃饭,否则过了吃饭时间就只能吃“苦头”。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给孩子讲明道理,分析利害关系,给他一些提醒和建议,至于后果由孩子自己承担,孩子要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也许少了教导,孩子会摔跟头,但跌倒了还可以再爬起来。而过分地教导则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让他不敢迈步向前。所以,家长在家中要给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在陪伴孩子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在具体的事情中让孩子得到启发。
爱孩子,便要努力地把握住“教导”的分寸,让“教育”和“引导”真正地对孩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