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不良行为”的面纱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8
韩素静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不良行为分成了四类,第一类是寻求过度关注——只有在得到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第二类是寻求权力——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第三类是报复——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第四类是自暴自弃——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P59)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分类是极有道理和根据的。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能很容易地从生活中找到四类不良行为的原型。在我们的家庭或班级中,是否总会有些孩子经常不按常规出牌,经常做出出其不意的事情?今天因这个同学告状被老师请进办公室,明天因被那个同学告请进了办公室。即使每次都受到老师的批评,尽管他也每次都承认自己的错误,但过不了几天,他的行为又再次发生。这类孩子怎么了?其实,这就是寻求过度关注的那类孩子。他用他的行为向成人发出声音:我需要你的关注,我需要你的关注。只是,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不符合成人表扬的标准而已。面对这类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通常情况下,成人采取的是批评教育,总认为批评一阵孩子就记住了,但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仅仅是“水过地皮湿”,根本没有触及孩子的内心。对这类孩子,成人要给他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既然他需要关注,就满足他这种心理需求。苏格拉底先生曾说:“让田野不长荒草的唯一方式是种上庄稼。”这句话,对这类孩子非常适用。作者在书中也这样说:“引导孩子用建设性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来说将是令人鼓舞的。这会让孩子们体验到他们所寻求的归属感,并且同时也让他们学会怎样以一种更有建设性的行为来获得归属感。”(P62)
针对建设性的方式方面,书中也举了这样的例子:如果学生正在纠缠你,你可以给他们一项任务(比如让他们收作业、点名叫举手的孩子或者做个任务监督员)。有个4岁女孩在妈妈打电话时频频打岔,妈妈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转移了这种令人烦恼的打扰。电话响起来以后,她先请对方稍等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手表递给女儿说:“看见这根秒针了吗?你瞧着它转,等它转上整整三圈的时候,妈妈就打完电话了。”这个小女孩专注地看着秒针转,偶尔瞟妈妈一眼。妈妈不到三分钟就打完了电话,女儿这时说道:妈妈,你还有时间呢,你还有时间呢。(P62)
以前我做班主任时,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我曾在班里成立“智囊团”,让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孩子策划班级活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满足了被关注的需求,他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得到了满足。在家庭里也是同样,即使是小不点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父母就要适当给孩子展示的机会。例如春节期间,打扫家庭卫生时,让孩子承包一项任务,有力气的擦窗户,没力气的整理内务;包饺子时,尝试着让孩子参与进来,学擀皮或者学着宝,即使太小的孩子,也可以给他一点面,让他自己去捯饬……当然,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家长要适时夸奖,让孩子因为参与而产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个过程无疑就是“种庄稼”的过程。
面对行为是“报复”的孩子,家长或者老师最容易陷入的是“争斗”的心理,总觉得我还“治”不了你?蒋勋曾说:“当亲情变成权力的时候,悲哀便来了。”其实,这个时候,成人最需要的是理智。书中这样说:当老师或家长们发现自己与一个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立即退出争斗,并要承认所发生的事情:“我觉得咱俩都陷入了权力之争。我可以看出来我的所做行为也加剧了这个问题,我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压制。我不想这样,但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助,让我们都冷静一会儿,然后再看看怎样用一种彼此尊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P63)孩子是无辜的,无论孩子采用什么样的行为,孩子都是受伤害的,孩子还是孩子,家长或老师有责任把孩子从这种不良的行为中拯救出来,哪怕是貌似自己输了。受到伤害时自然反击似乎是人类的天性,但很多时候,成人要求孩子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成人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总觉得自己一定要赢了孩子,否则自己的面子就无处放。纪伯伦曾说:孩子因我们而来,但孩子不是我们的。当孩子发生报复行为时,当成人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要注意不要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呢。”(P63)
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耐心,他们不是惧怕不成功而不去做,而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根本就做不成功,他认为那根本就不是他的能力所企及的范围。针对这类孩子,父母或者老师要一小步一小步做示范,不能一下做所有的步骤。你要是做得太多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无能。例如,你可以这么说:“我来画半个圆,你画另一半”。或者,“我让你看我怎么系这只鞋带,然后请把你学会的做给我看,如果需要帮助请告诉我。”(P63)
让我们记住,所有人的首要行为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P59)无论孩子们是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力,是在实施报复还是自暴自弃,这些所有的不良行为,其实都是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唯一方式。轻轻揭开这层面纱,也许我们再遇到具有不良行为的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多一些理解,行为上也会多一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