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奖状·台灯·学舌——我与班级因需施教的那些事作文

2017-12-14 
奖状·台灯·学舌——我与班级的那些事众所周知,在教育中,孔子有“因材施教”的原则。其实,具体的班级学生管理中,
 

    

                           奖状·台灯·学舌

                    ——我与班级的那些事

    众所周知,在教育中,孔子有“因材施教”的原则。其实,具体的班级学生管理中,也存在着“按需施教”的必要。“按需施教”就是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以相应的帮助或刺激,让学生在自己的需要满足的基础上激发学习上进的欲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法。在我做班主任的实践中,我就经常贯彻“按需施教”的理念,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张奖状

 

    在一次给班级同学发奖状的时候,因为我的疏忽,把王永放的奖状给写重复了一张,当刘慧轩看到那张多余的奖状时,不无羡慕地说:“老师,把这张奖状换个名字发给我吧。”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从这句话的背后读出了刘慧轩对奖状的渴望,其实这就是他对进步的渴望。这孩子太需要一张奖状的认可了!因为,这个孩子上课爱睡觉,下课爱说话,虽然已经高一,但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没养成,而且超爱上网,一度徘徊在辍学的边缘。我灵机一动,何不趁着他现在要求进步的心理,用一张奖状刺激他一下,以让他学习有所进步呢?

于是,我当即对他说:“只要你能坚持一周上课不睡觉,自习不说话,按时交作业,我就特地发给你一张奖状。”“真的吗,老师?”我看到刘慧轩的眼中放射出希望的光芒,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以后的几天,每天,我都要到教室外面去观察几次,我发现刘慧轩真的在努力克制自己,虽然老师讲课的内容他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他没有睡觉,这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有一次语文课上,我让同学到黑板上解释一些文言词语,他在下面默默记忆,不会的赶紧向前面的张曼曼和魏新新请教,几分钟之后,他的屁股在座位上挪来挪去,我看出来了,他想上黑板,可是还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没有过上黑板做题的经历,今天是对他最大的挑战。我用鼓励的眼神望了望他,这孩子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一跃而起,快步走上了讲台,完完整整准确无误地写出了所有文言词语的意思。这绝对是刘慧轩上高中以后的第一次!

为了一张奖状,刘慧轩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察时间结束,我郑重地为刘慧轩量身打造了一张奖状,上面写着:刘慧轩同学,这一个星期以来,不睡觉,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课,认真完成作业,表现良好,希望你再接再厉,121班全体师生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在我把这种特殊的奖状递给刘慧轩的时候,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这是他入高中以来我们全班师生都没有看到过的表情。

 

                        一盏台灯

 

刘少帅高一入班的时候,是我们班男生第六名,应该属于班里的优秀生。但是,这孩子犯了和很多新高一学生一样的毛病,一进高中,心理上立马放松,丧失了初中的斗志,于是开始上网、逃课、纠集外班学生参与打架,甚至会不告而别连续几天去校外租宾馆和几个狐朋狗友一起自行解决纠纷。

他的堕落在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展露无遗:从男生第六名一下滑到了班里的四十多名。

家长着急,老师着急,可就是他不急。我百般劝说,可是他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大不了我就不上了,反正,我的成绩已经不行了。

正当我们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机会来了。

期中考试之后,我给班里成绩好和进步大的同学颁发了奖励。班级前十名一人奖励了一台价值15元的台灯。奖品是刘少帅和班长一起去买的。

回来后,我有预谋地问了刘少帅一句:“有什么感想啊,小伙子?”

“老师,我感觉15元的台灯档次太低了,如果是我,我还是喜欢那种28.6元的,那个才好!”嘿,没想到,他还有如此高的要求,可是有一句话我没有出口:你的成绩呢?恐怕连1.5元的台灯也轮不着吧!但是我脱口而出的是这样一句话:“有没有台灯看你的成绩吧!如果下次考试你能考到班内前二十,我就给你一盏台灯!”“老师,我要28.6元的!”

高一的孩子尽管个子上来看已经接近成人,可是他们的内心还处于不太成熟的境地,有时候甚至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心理,比如刘少帅,这时候,他就充分暴露了他可爱的一面:像孩子一样想要一盏在他看来很高档的台灯。这是他的需要,我为什么不趁热打铁满足他呢?

于是,我和刘少帅有了一个协定:他进步到班内的前二十,我就特别奖励他一盏他希望的台灯。

以后,我欣喜地看到,刘少帅一直为一盏台灯努力着。不再出去上网了,作业认真做了,上课注意听了。这孩子本来就聪明,而且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在班里,我时常看到他认真地听班长给他讲解数学题(因为班长的数学特好),为了给他提供便利条件,我特意安排他和班长做了同桌,近水楼台,让他获益匪浅。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刘少帅考到了班内的第14名,远远超过了我们定的目标!我说话算话,特地奖励了他一台价值28.6元的台灯!

高二分文理科,刘少帅一直给我打电话,还在Q上给我留言:还想在我的班里。结果他如愿以偿。这时的刘少帅已经和高一上学期的刘少帅判若两人,每天很早到教室,每次看到他几乎都在埋头学习,当他把自己曾经“失足”的经历讲给新同桌时,同桌大呼“想不到”!

如果说当初他对台灯的需要是被迫学习的话,现在他已经不需要物质的刺激,刘少帅已经把努力学习变成了一种很自觉的行为并养成了习惯。高二第一次考试,他一跃到了班级前五!

 

                    一次“学舌”

 

在一次批改周记的时候,我读到了女生管淑敏的一段烦恼。她说,进入高二以后,她发现生物越来越难学了。尤其是现在学习的第二章,上课的时候听得迷迷糊糊,下了课做作业时也是云里雾里。问同桌吧,同桌好像也是不明所以,想去办公室找生物老师吧,自己不敢去,还怕耽误了老师的时间。所以很苦恼,感觉自己的学习没有什么希望了。

管淑敏有这样的烦恼我并不意外。她是一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这也许和她贫寒的家境有关,而且从小她就失去了母亲,这更让她的性格孤僻了不少,平时就很少和同学老师交往,让她主动去办公室问问题,真的有点强人所难。可是,生物的问题不解决,也许她从此会陷入恶性循环,从而一蹶不振的。高一她就在我的班里,高二碰巧又分到了我的班里。我记得她在开学第一篇周记中说,一看又分到了老师的班级,我欣喜若狂。这孩子对我有着极大的信任啊!

她现在需要我给生物老师“学舌”,我应该在她和生物老师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她顺利解决生物上的困难!

于是,我在她的周记本上批下一句话:你放心吧,生物的问题交给我来处理。

随即,我就找到了生物老师,把管淑敏的情况向她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希望她能在自习时间给管淑敏补补课。生物老师大学刚毕业,对工作充满了热情,而且为人真沉,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并当场表示当天晚自习就主动去找管淑敏补课。

下一次的周记上,管淑敏很高兴地写道:老师,生物的难题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已经学会了,现在我对生物充满了信心。对你,我不想说什么感谢的话,因为你对我的帮助已经不是一句“谢谢”所能表达的了……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留待日后再补记吧。现在,我只是想说,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发现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其实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真正的关心。有时候,也许你满足的只是学生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需要,但是,它改变的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因需施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