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不知道”也能变出精彩作文

2017-07-13 
“不知道”也能变出精彩韩素静一提到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细节,很多人马上就能想到钱老师在

“不知道”也能变出精彩

韩素静

一提到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细节,很多人马上就能想到钱老师在这节课上精彩的导课。但,当我读了钱梦龙老师执教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后,我更佩服的是他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回答“不知道”时的处理方法。看着这个片段,我忽然明白:原来,课堂上,学生不精彩的回答也能变成课堂的精彩,甚至当他说“不知道”的时候。

【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以及讲义、知识小品等等。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知识小品。

师:(问全班)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它是个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的对啊!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吗!

【片段赏析】

阅读着这个片段,是否感觉很紧张?学生的两次“不知道”、一次“瞎蒙的”和一次“我心里没有样子”似乎把课堂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怎么办?当然,我们可以选择让学生坐下,然后再挑选知道此问题答案的学生来回答,避免课堂陷入僵局,避免学生和老师陷入尴尬。

但,钱老师没有这样做,他没有轻易地“放过”这个说“不知道”的学生,他非要一点点引导这个说“不知道”的学生,让他“知道”需要知道的内容。

钱老师问该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知识小品”,这个问题指向的是“知识小品”的概念。面对这个问题,学生第一次回答“不知道”,确实,用一句简洁、准确的话来概括“知识小品”也确实不太容易。当听到“不知道”时,钱老师马上更换了问法,这次,他问的是“知识小品文有什么特征”,如果把“概念”和“特征”相比较,当然“特征”更容易描绘些,也就是说,钱老师在第二问中降低了难度,更易于学生回答。但没想到,学生仍然回答“不知道”。

看学生还是“不知道”,钱老师又更换了问法,这次,他问的是“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这是不问而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认定这篇文章为知识小品文的根据,从而提炼知识小品文的概念。这个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实际,他判断该文为知识小品的根据是什么,直接说出什么就行了。但没想到,这次学生的回答是“瞎蒙的”。

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钱老师没有停下来,他继续降低问题的难度:“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钱老师这次的发问,给学生明确地指出一个路径“结合这篇文章,描述知识小品文的大致‘样子’”,这个要求,比前面的“结合这篇文章,提炼知识小品文的概念”就更容易一点了。但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是“我的心里没有‘样子’”。

真要把课逼到绝路了。但,钱老师仍然没有放弃,他继续降低难度,问:“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说它是知识小品呢?”问这个问题时,钱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对象——说明书或别的说明文体,让学生在“说明书”和“知识小品文”之间寻找比较点,意在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知识小品的特点。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所谓的长短和高低,是因为我们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正常的参照物。在这里,钱老师启用了“比较法”,知识小品文和说明书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两者一经比较,就更容易看出特点。果然,这次,学生终于有了肯定的回答——“是的”。

学生终于回答了“是的”,看起来,问题已经接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于是,钱老师就又接着问:“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次发问,重在让学生“回忆思考过程,明晰潜意识里的判断依据”,终于,在再三比较之后,该生有了自己的答案“因为它是个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就这样,知识小品文的特点终于被两次说“不知道”、一次说“瞎蒙的”和“我心里没有样子”的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了。

在这个案例中,从第一个问题到第六个问题,分别涉及到“界定科学小品文的概念”、“描述科学小品文的特征”、“结合这篇课文,提炼科学小品文的概念”、“结合这篇课文,描述科学小品文的形态”、“提供说明书等比较对象,通过比较点,发现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回忆思考过程,明晰潜意识里的判断依据”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钱老师一直在调整追问的角度,一直在寻找学生的认知起点,一直在缩小问题的切入口,一直在降低问题的难度,终于,他寻到了。

原来,当课堂上遇到学生说“不知道”的时,再找个学生来回答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当课堂上出现了冷场时,有时并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有问题。所以,教师要善于思考,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难度太大了,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原来,课堂的精彩不只是学生精彩的回答这一个元素,原来,“不知道”里也同样能包裹精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