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长储蓄
有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人的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好的习惯的确能让人受益终生。然而,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常听家长一再抱怨孩子:“你怎么就改不掉……坏毛病呢?”结果,孩子的这些毛病就是改不掉。失望之余,家长便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作为结论。
摒弃一种坏习惯,培养一种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孩子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只要努力去做了,有很多习惯还是可以养成的。给孩子灌输养成好习惯的观念,抓住合适的教育契机,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积累一个好习惯。
孩子习惯的养成靠的是平时,好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
一、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比如:家长看孩子做事磨磨唧唧很是着急,于是总说:“你就不能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吗?”“你做事就不能快一点吗?”结果孩子偏偏就“不能”。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我就是改不掉拖拉毛病的人”。如果要养成孩子“惜时”的好习惯,不妨留意孩子的生活,记录下他入厕、洗漱、看闲书等花费的时间,和他计算一下可以节约出多少时间。看孩子的作业量和难度,看他花在各科学习上的时间,算算有多少时间是他跑神“跑”掉的。这样更具说服力,而且孩子努力的目标也更明确。家长要对孩子养成好习惯充满信心和期待,也渐渐让孩子体会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从而乐意为之。
二、善于发现好习惯的苗头,及时强化。有时孩子有意或无意的举止恰是我们希望孩子养成的,那就放大这一举止,强化其意义。现在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有个孩子特别喜欢吃红提,有一次他一口气吃了很多,他又拿起一串时发现其中有的不太新鲜,便给了爸爸吃。这个善于教育的爸爸没有斥责孩子“把不好的给老子吃”,而是接过来很欣慰地说:“儿子长大了,懂得分享了。”这个孩子欲言又止,但从此他明白了分享的意义,也学会了分享。
同样的事情,如果采取的方式不同,那么效果也会不同。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表现得很好,不是肯定他,而是立即提醒或者说警告他——“做事不要三分钟的热情哈!”孩子觉得家长都不相信自己能坚持,结果他就坚持不下来。家长却还说:“我说你做事就是三分钟的热情吧!”希望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就要抓住教育孩子的契机,强化孩子的行为。
三、重要的是坚持。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坚持。很多人的初衷很好,但因恒心不足而半途而废。比如:有的家长也明白孩子学习上要自觉、生活上要自立,可家长尝试了一下就又忍不住包办代替。家长清楚孩子要有自理能力,那就在假期里养成孩子自己刷鞋子洗袜子整理房间等生活习惯。坚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习惯了他就不觉得这是负担。孩子在生活上井然有序、能吃苦,对他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好习惯能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祸患无穷。假期里和孩子朝夕相处,可利用这个时间让孩子保持已有的好习惯,再积累一个好习惯。当这个资本不断增值,相信它的利息会令我们感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