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的不只是孩子的嘴和手
文/嘉杰
昨天中午,我在办公室备课,同年级的几位
一位
另一位
还有一位
……
他们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班集体有个良好的纪律,给同学们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用同学们的学习,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调座位的目的应该定位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通过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从而弱化不足,强化优点,从而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摇篮。
如果哪位学生爱说小话,就让他和不爱说话的学生同桌,这无疑于对他采取了“隔离”措施,如果哪位同学爱做小动作,就让纪律班长专门管他,如果……这些都是采取了“堵”的办法,表面上是堵住了孩子的嘴,限制了孩子的手,但实际上是隔阂了孩子们心灵的距离,让孩子们失去了信心,丧失了尊严,人为地把他们孤立起来了。他们也许将成为被师生遗忘的角落。老师们,请想一想:难道他不说小话就会认真学习么?难道不做小动作就能认真学习么?难道……这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对这些学生应该怎样进行教育呢?
一、要善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管是上课容易说小话的学生,还是容易做小动作的学生,都属于在自我控制能力、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较多缺失的学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提醒,就是一种有效的重复,教师对这些学生更应该给于特别的关爱,要多给他们提醒和暗示,让他们增强自己约束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和习惯养成比较好的同学同桌,对他们进行熏陶,进行感化。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不能急切。
二、教师要注意唤醒学生学习的天性。学生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因此教师对待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要用自己的真心、细心和爱心,真正走到他们心灵里去,同学生的心灵发生碰撞,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老师和学生心灵的对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