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资深HR告诉你到底怎么写一份好的简历
赵本山的一个小品里说:猫走不走直线取决于耗子。一个求职者简历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招聘者。有些人觉得自己的简历做的不错,为什么一投出去就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很大的原因是你的简历并没有吸引住招聘者的眼球。没有吸引住招聘者的眼球,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只从自己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简历,而没有从招聘者的立场看待自己的简历。无论你的简历做的多么精美,你都要清楚一点,招聘者在筛选简历时根本没时间把你的简历看个遍。
我们每次出去招聘,一般就四五个人,时间多则一周,少则四五天。这期间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是参加大型招聘会,你至少得提前布置一下展台,如果搞专场,会场布置更复杂;招聘、筛选简历、面试、通知面试结果……可以说我们用在筛选简历上的时间很少,而且每场招聘会下来,都会收到几百上千份简历,想让我们把你简历上的每一个字都看到,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记住,我们在整个招聘过程中,顶多会拿出一天时间筛选简历,很多时候是用半天。
筛选简历就两个过程:先是初选,这个过程很快,每份简历我们只看几个关键词,10至20秒就会看完一份简历,有时候简历看完了,连这个人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你别怪我们对大家的诚心诚意不负责任,我们也没办法。初选大概会选出20%左右的人进行复选。复选阶段,我们对每份简历看的很细,主要是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位求职者,在简历中寻找几个有针对性的面试问题,这个阶段,淘汰率不是很高,基本上都会得到面试的机会。
所以说,对于我们行来说,如果一个应聘者能过了初选关,面试也就不远了。在众多的简历中,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份而不是选择那份呢?除了这个人符合我们的各项硬件要求外,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这份简历符合我们的口味。
那么,我们喜欢什么样的简历呢?当然是清晰明了,看上一眼就能抓住关键词。
“简历”这个词突出的是“简”,所以简历不是写论文,不能过于冗长,我们也没有时间在你的长篇大论中帮你总结归纳我们需要的信息。“简历”的 “简”也不能理解成简单,我的理解是突出重点,在短短的一两页纸中要把你的亮点展现出来,我们留下某份简历,多半是因为看到了简历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
最不喜欢看那些太过于雷同的简历。有时候看了很多简历,格式、内容基本一样,这种千人一面的简历,看多了,真有想吐的感觉。我毕业那会儿也犯过这样的毛病,把别人的简历拿过来,套个格式,改改内容就搞定了。这样的简历多了,让招聘者很是为难,看不出大家有什么不同,怎么选择呢?往往是被批量淘汰。
不过对于毕业生来说,简历雷同也是在所难免的,大家的经历相似,简历当然也差不多了。但是有些毕业生却能把一样的事,用不一样的方式写出来,这就是水平。
最后提醒大家:别怕麻烦,站在招聘者的角度,用心做一份与众不同的简历。
我不知道大家的简历都是什么格式的,从这几年的招聘中,我总结一般的简历应该这样的:
1、封面。最上面是学校名称,往往还会附上一张学校某处景观的照片,多半会是主教学楼。图片下面是自己的一些简单信息,如姓名、专业等等,最下面可能还会有句格言警句。对于格言警句,我们很少关注,我认为很多可能是毕业生临时翻出来的,不一定真是自己平时一贯记在心里的座右铭。写上可以,至少会让封面看起来不那么空,但是一定要记住,格言警句要找些让人听起来舒服的。我曾经收到过一份简历,上面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样的就不太恰当,这个毕业生很可能是想告诉我们他很有个性,可是这样的刺头员工你敢招过来吗?
2、求职信。多充满了溢美之辞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当然自己的优点也是不可少的。
3、简历正文。包括自己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自己的联系方式),求职意向、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科研成果、奖励、课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特长等。应该比较全面了。
4、英文求职信。这个就不多说了,应该是从中文求职信主要内容中翻译过来的。
5、英文简历。这个也不多说了。
6、学校推荐信(如果有)、成绩单。
7、各种证书复印件。包括四六级证、奖学金证、各种荣誉称号证书,我还见过驾照复印件。
我见过的简历,很多都是这个套路。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没必要加进来的,接下来,我帮你给简历瘦身。
简历一定要彩打吗?之所以要先说这个问题,是我在招聘中常会收到彩色打印的简历,厚厚的一本,装帧精美,里面往往还会附上照片。一看就知道,求职者对自己的简历非常用心。用不着多想,这份简历成本一定不匪。每次看完这些简历,顺手把它扔到我们的垃圾筒中,总是有点舍不得,太浪费了,所以,先和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求职者为什么要用彩打简历?无非是想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对你们公司很感兴趣。其实求职者向我们传递这种信号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在招聘会上多和招聘人员聊天套套近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简历投到我们这里,我们在收到求职者简历的时候,心里总是有着一个潜在的假设:求职者对我们公司有着浓厚的兴趣。用彩打简历,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想把自己的简历弄的与众不同,让看你简历的人眼前一亮,使自己被选中的机会大些。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是否彩打,对你的简历能否过关的作用并不如你想象中那样大。
很少有公司会注意到你的简历到底是彩打的,还是黑白的。我们在招聘的时候就很少注意到这一点,不会因为你的简历是彩打的就多看一眼,放在一边慢慢欣赏;也不会因为你的简历是黑白的,就少看一眼,或是直接扔掉。我们是来选人的,不是来收藏求职者简历的,我们注重的是简历中的内容,会用专业的职业判断力通过你的简历内容对你本人做出判断,决定你是不是我们需要的那个人,而不会凭借简历是否精美来决定是不是需要把你变成我们的工作伙伴。
一份彩打的简历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关注度,这个很难说。我在筛选简历的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感觉,简历筛选完毕,才注意到被淘汰的简历中有很多彩打的,而且在筛选的过程中好像突然色盲了一样,对这些彩色竟没什么印象。
在这里,我很坦率地告诉你,无论你是否会被录用,最终你的简历都会被保留在垃圾筒中,我们不会花费一分人力物力财力去保管各位的简历。别相信诸如"虽然你没有被录用,但是我们会把你的简历放到我们人才库中"这样的鬼话,所谓的人才库都是给内部员工准备的,外部人员的人才库,就是垃圾筒.
每当看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简历被扔掉,心中总是有着几分不忍。怎么说呢?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知道当学生的不易,知道学生的父母更不易。一个毕业生弄一份彩打简历,得狠几回心跺几回脚省几口粮啊,却被我们这样轻易的扔掉。可是没办法,虽然很可惜,但是被淘汰了得扔,没被淘汰的也得扔。有时候想把那些精美的简历返回去,让它继续发挥作用,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啊,不可能去做。现在彩打简历见多了,更是麻木的没那感觉。我的建议是,简历最好别彩打,省两银子,给父母买点年货。
再说个题外话,在招聘过程中,见过许多毕业生都会准备两样简历,一种是彩打的,一种是黑白的。不用问,彩打的恐怕是为那些大公司准备的,黑白的就是为我们这样被求职者认为的鸡肋公司准备的。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在投简历的时候,你一定要事先拿出想投的简历。我在招聘过程中就见过很多这样的同学,一投简历,呼拉一下拿出一堆,彩色的黑白的,整个家底都翻出来了,然后把那份黑白的递给我们。其实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希望你把彩色的递给我们啊!对于我这样小心眼的招聘者,看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想呢?只能是平常心了。所以建议大家,投简历时,一定要事先把简历分好,别总拿精美的简历勾引我们。
每个毕业生的简历首页大概都会是一封求职信。如果说对求职者的简历正文我们只是浮光掠影看上几眼的话,那么对求职信,简直连浮光掠影都称不上。说实话,我在看求职者简历的时候一般会把这一页翻过去,很少去看。为什么呢?用没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敷衍。但是的确是这样的,说的不好听一点儿,就是没心情去看。其实这也不能怪我们,每个求职者应该好好问一下自己,你的那封求职信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读过的求职信,内容大抵如此:先是问好,注意,这里连个公司名头都没有,很难让人相信,这封信是专门给我们的。然后把自己对“贵公司”(很是客气)的敬仰之情大说一通,时不时地还会小拍一下“贵公司”的马屁。接着说的是自己的个人情况,这个经历、那个经历,这个优点、那个特长。最后就是期望,期望加入“贵公司”,诸如什么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份惊喜,与贵公司共同发展等等。
“问好”就不用了,时间紧迫,用不着那么多的客套,更何况你在这里问好我也听不见,听见了也不会感动,有这份心意还是留在面试时候用吧。对 “贵公司”的敬仰有如那啥啥啥连绵不绝,我要问上一句,你真的了解“贵公司”吗?通篇我只看到了一些华丽的词藻堆砌在一起,没看到一个实例,哪怕是个和 “贵公司”相关的数字也好。再问上一句,如果你真的了解“贵公司”为什么不把我们公司的名头堂堂正正地写上?一口一个贵公司,总会让人怀疑你对贵公司到底了解多少。
个人情况,求职信后面的简历正文比你这里说的详细多了,而且这里涉及的求职者的那些能力,如团队合作精神等等,显得太过于空洞。什么叫团队精神,你为什么认为自己有团队合作精神,不是你一说就是的。
最后的期望,也不用说,我们当然知道你投简历就是要得到和我们共同成长的机会,当然知道你投简历不是没事做的时候逗我们玩一下,而且我们接受你的简历也就是想招聘到人才。
所以,我个人认为,既然大多数招聘者不去看你的求职信,除非你文笔特别好,能写得一手让人声泪俱下的文章来,或是专门对该公司写一封有针对性的求职信,否则,这种毫无针对性的求职信,有没有,无所谓。而且一旦你的求职信中出现病句、错字、不合适的语句,又会影响我们对你表达能力的判断。
我在一次招聘专场中就看过这样一封求职信。前面已经说了,我很少看求职信,所以在这里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看这封求职信,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它是后粘上的,粘贴的痕迹很明显,开始我以为是因为这孩子太粗心,忘了这页,但是很快我不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一页纸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去搞明白,为什么这封求职信和简历原来不是一体的,而求职者不重新装订一下,却使用这么拙劣的手法?其实,看完求职信,我才发现这个求职者很有心,似乎知道我们不会读这封信,所以没有选择一般的拿订书机一订了事,而是找了胶水粘在封面之后,以此来引起我们对这封信的注意力。他的目的达到了,我被他牵着走了,细细地读了一下这封求职信,发现这封信不仅有了我们公司的名头,而且里面的内容全是针对我们公司的讲的,把我们公司的发展历史、经营状况、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般地讲了个清清楚楚,好像比我知道的都多。最后这个求职者在信的末尾很诚实的写道:他也不是很了解我们公司,只是从我们公司网站上看到这些信息,觉得公司不错,非常想来。
一封求职信给了我三个信号:一是这个孩子特别用心,真正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件事了。二是这个孩子特别有心,知道用什么办法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三是这个孩子对我们公司特别热心,能如此用心良苦地引起我们对他的注意,可见他很想来。这样的孩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决定,给他一个面试机会。所以说,不一样的求职信也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有针对性的求职信不是说写上某某公司的名头就行了,关键是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否则,你那种换汤不换药的伎俩是骗不过招聘老油子那双贼亮的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