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迎来新一轮就职高峰期,大批新毕业的大学生步入职场江湖。校园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地方,职场却只是一个适当展示个性的地方。很多新上岗的大学生念叨着今年热映的《功夫熊猫》经典台词“从来没有意外”、“一切皆有可能”,渴望尽快改变“学生腔”,扮成熟,融入新的环境里。因为,社会,才是人生的最大课堂。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日趋严峻,很多人越来越珍惜到手的第一份工作。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前天公布了2011年上海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本科毕业生平均税前薪资达到3914元,8成受访者希望在大城市工作,因为觉得眼界开阔、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对个人发展有利。但职场江湖,和菁菁校园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学生进入职场,不一定就是好员工。因校园和职场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校园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是态度,而公司要的是结果。在学生时代,只要你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教育的去做,你就能够获得各种荣誉,被评价为好学生。即使某次考试失利了,但只要足够努力,老师也会安慰你,耐心地指导你,直到你取得更高的分数。而公司里不一样,领导要的是结果,要的是“出活儿”:能按时高质量完成的,就是好员工;完不成的,就是需要淘汰的员工。很多学生初入职场时,对这点很不适应。我们曾注意到有些女生上岗后哭着鼻子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单位为什么还要批评我?”在职场里,“我努力了”这种解释是没有用的,只有“我完成了”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如果说学生时代靠的是智商,工作以后更看重情商。要想成为职场达人,更多需要你的人际关系、协调沟通、团队协作能力。有些在学校里所谓的“边缘学生”,到了公司里反而如鱼得水,不仅工作业绩出色,而且深获周围人的好评。这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更懂得为人处世,能够很快融入团队中。
我们受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事,却很少有课程教我们如何做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的能力,尤其与众多的人同时相处,协调平衡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是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最缺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顺利进入职场,而且还决定了他在公司里能走多远,坐到多高的位置。
本期,我们通过采访4个行业新入行的大学毕业生,听听他们上岗培训的酸甜苦辣,了解当前各行业鲜为人知的“江湖事”。
中文系女生,入职银行坐柜台上柜第一天,嘴角累出口疮
从本周开始,晚上八点吃晚饭对于王点点来说将成为习以为常的一件事上周五,初入职场的她正式开始了她的柜员生活。七点半起床,八点前到单位,八点半开晨会,九点开始办理业务,下午五点银行关门后开始扎账、捆钱、整理单据,然后等运钞车来把钱收走后再下班,这就是王点点的工作时间表。
入职培训:野外拓展训练
其实今年春节期间,点点就知道自己被农行录取了,3月她参加了银行组织的第一次针对新员工的培训班,一周时间,她对银行的基本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7月中旬银行的第二次培训,她对银行的部门,工作的内容和礼仪规范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期间,点点还参加了银行组织的野外拓展训练。
“没想到坐办公室的工作,还有那么惊险的岗前培训项目。”点点说。高空断桥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项目。“当你站在地面上,看人家过断桥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但是等你自己走上断桥,你才会发现其实那块木板并不是牢固的。本身站在上面就很慌,支撑你的东西又不停地晃,那种紧张和纠结的感觉,真的只有站在上面的人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