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辅导资料 >

中学综合素质章节复习:第四章第六节(2)(7)

2013-05-28 
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4.6中国文学

  (三)改革小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原来的抓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相应,作家们纷纷将热情投注于沸腾的现实生活。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不仅大胆地暴露了“十年浩劫”对我国工业战线造成的严重创伤以及积弊如山的现实,而且大胆暴露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此后,一大批改革文学作品,如张锲的《改革者》,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和《浮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相继出现。

  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蒋子龙(1941一),河北沧县人,当代作家。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视为开“改革文学”之先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蒋子龙善于写工业题材,其作品题材重大。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著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阴错阳差》和《锅碗瓢盆交响曲》等,短篇小说《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和《拜年》等。

  张贤亮(1936一),江苏盱眙县人。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平反后,重新执笔创作。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其中《灵与肉》(《牧马人》)、《浪漫的黑炮》(《黑炮事件》)等被搬上电影电视。

  (四)“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名单

  1.“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新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此奖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举办至今,共七届,34名作家的31部作品获奖。

  2.“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芙蓉镇》古华,《将军吟》莫应丰,《东方》魏巍《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第二届(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擎,《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第三届(1988年,五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晃》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自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二部《浴血罗霄》萧克,《金瓯缺》徐兴业第四届(1989—1994年,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王火,《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第五届(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藏),《长恨歌》王安忆《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熊召政,《元字》张洁,《东藏记》宗璞《英雄时代》柳建伟,《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第七届(2008年。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贾平凹,《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暗算》麦家,《湖光山色》周大新

  3.部分获奖作者简介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市人。30年代即开始发表小说,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300多万字。这部历史小说巨著,从崇侦十一年写起,全面地反映明末李自成起义由困厄转到兴盛,复由胜利走向失败这一历史悲剧的发展过程。

  《李自成》的出现,填补了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空白。

  李 (1928--2000),蒙古族,河南孟津人。1952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短篇小说集《李双双小传》、《车轮的辙印》,电影文学剧本《李双双》、《老兵新传》、《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

  李 1978年发表的《黄河东流去》是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人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3省44县,1000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河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张洁(1937一),女,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祖母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等。

  张洁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路遥(1949--1992),陕西清涧县人。1980年发表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轰动全国。

  1988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共三卷,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抗争意识,它深情关注着普通劳动者的命运,体现了路遥一贯的创作特色,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霍达(1945一),女,回族,北京人,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88年出版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歌颂回族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引起社会轰动,自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其长篇小说《补天裂》,中篇小说《红尘》,报告文学《万家忧乐》,电视剧本《鹊桥仙》,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龙驹》等作品获多项全国大奖。

  陈忠实(1942一),陕西西安市人。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陈忠实第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出版,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作品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人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王安忆(1954一),女,江苏南京市人。王安忆的主要著作有:《流逝》、《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小鲍庄》、《岗上的世纪》、《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长恨歌》、《遍地枭雄》等小说,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著)等。其中,《长恨歌》先后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张平(1953一),原籍山西新绛县,生于西安。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法撼汾西》、《天网》、《抉择》《凶犯》、《少男少女》,中短篇小说集《祭妻》、《姐姐》、《夜朦胧》、《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长篇报告文学《孤儿泪》等。作品曾多次获奖。

  贾平凹(1952一),陕西丹凤县人,当代作家。贾平凹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中短篇小说集《腊月•正月》、《祭父》、《商州散记》、《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散文集《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

  1993年,贾平凹出版的长篇小说《废都》是一部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格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长篇小说《秦腔》以陕南一个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