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又称为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通常包括:文献检索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能力等。这些应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的重任,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选择与加工、处理能力,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
所谓工具书,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或工作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图书。倘若一定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可简略地这样说: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某些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图书,即可称之为工具书。
(一)工具书的种类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分为字典、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谱、政书、类书和百科全书等类,
字典和辞典有时并为一类。总的说,它是解释字、词的声音、意义、用法和形体构造,间或叙及源流的工具书。我国古代没有字典、辞典之名,那时把解释字、词的书叫字书,旧的四部分类法中附属于“经部·小学类”。自清初《康熙字典》,始有字典之专称;辞典或词典则更是后起的名词。所以说,字典和辞典可包括古代的《说文解字》、《尔雅》和《广韵》之属;也包括近代的《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和《新华字典》之类;还包括《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中国地名大辞典》等专科性辞典。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它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和收藏情况的工具书。其范围不仅包括《四库全书总目》和《全国总书目》这种综合性书目,也包括《中国地方志综录》、《历代人物年谱集目》、《司马迁著作及其研究资料目录》、《红楼梦书录》等专题性书目。
索引又称通检或引得,它是将书报中的内容编为条目,按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专供人们检索的工具。概括而言,有书籍索引,如《尚书通检》、《十三经索引》、《廿五史人名索引》;报刊索引,如《全国报刊索引》、《文学论文索引》。
年鉴是系统汇集年度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出版物。如《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工具书,如《汉语方言调查手册》、《译名手册》。
年表是按年代顺序用表格形式编制的查考时间或大事的工具书。其中的纪年表供查考年代,如《中国历史纪年表》;历表可换算不同历法、纪年法的年、月、日,如《中西回史日历》;大事表则为查考大事及其年代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事纪年》。
图录是用图象表现事物的工具书,它既包括《世界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各种地图,也包括《中国历史图谱》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等各种文物图录。
政书是文化史专著,它汇编历代或某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方面的资料供人阅读和查考。如《通典》、《文献通考》、《唐会要》。
类书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有人也称它为百科全书,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类书是记录群书中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述而不作,分类排比,以便寻检和征引,是查考古代事物的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百科全书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的。前者是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汇编,搜集各科专门术语、重要名词,而加以详细的、系统的叙述和说明。各条目按字母或分门别类编排。后者所收条目则限于一个学科范围,只是较一般专科辞典为详备。
(二)工具书检索的一般程序
1.根据需要确定检索范围
应当熟悉自己所要检索的资料的性质,看看属于哪个学科或哪一类,应尽量缩小检索范围, 便于快速检索。如果一时确定不了比较正确的检索范围,就只能利用综合性工具书如《辞海》、百科全书了。
2.熟悉和利用现有的对口工具书
工具书种类繁多,必须对各种工具书比较熟悉,才能够按图索骥。各类工具书都有一定的收录范围和编纂目的。多多熟悉各种不同的工具书,检索资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查阅凡例和熟悉排检法,检索出所需资料
一般工具书的凡例说明了该工具书的编纂原则、编纂时间、出版时间、所收词目数量和范围、怎么注音、如何解释、如何使用检索等内容。目录里则排列出了本辞书的全部内容标题,列出了各种不同的排检方法。供熟悉不同排检法的人选择使用。如一部《辞海》就有六种排检法可供选择。所以,查阅凡例很重要。
4.摘录和复制资料
途径有:一是卡片摘录,这是针对所需要的资料很少的时候用的:二是复印,这是针对所需要的资料很多、长篇大论都可以用的时候用的;三是下载打印,这是针对电子数据或资料而用的:四是剪贴,这是针对自己订阅的报刊和书籍而用的,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报刊是绝对不能剪贴的:五是电脑保存,这是针对有自用电脑的人而言的,但必须做好多个备份或保存到多个移动硬盘里,以免因计算机中病毒或重新安装系统或不小心格式化硬盘而造成数据或资料丢失。
5.整理资料。
一般是分类整理:有笔记式、卡片箱式、袋装式等各种形式。
(三)几种常用的工具书排检方法
1.字顺法
字顺法又称字序法,它是一种排检单字或词汇的方法,也是工具书刊及数据库的主要编排查检方法。一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根据汉字的形体和读音特点,可分为形序法和音序法两类,
(1)形序法
形序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找出它们在形体上某些共同点加以排列。它又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和号码法。
①部首法
所谓部首,就是汉字的偏旁,其大多是指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把一些形体上有相同部分的字归为一部,这些字相同部分作为部首。部首法就是将同部首的字归为若干部,按部首笔画多少为序,同类部首的字按部首以外字形的笔画多少先后排列。
②笔画笔顺法
笔画法又称笔数法,它以汉字笔画数量多少为排列次序。相同笔画的字则按部首笔画或起笔笔形排列。这种检字法原理简单,易学易检,但繁简字体的差异和各人书写习惯不同,以及每一笔画汉字数量极为悬殊,给检索带来一定困难。
现在一般把笔画法和笔顺法结合使用,把汉字先按笔画归类,相同笔画再按起笔笔顺集中,第一笔相同则比较第二笔、第三笔……依此类推,排列出汉字的先后顺序。
③号码法
号码法是形序法的一种变形,它把各种汉字的笔形用若干数字代码表示出来,再将数字依照一定规则连接成一个个号码,再按号码排列汉字。最常见常用的是四角号码法。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2)音序法
音序法是按照字音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字母法、韵部法和注音字母法。
①汉语拼音字母法
汉语拼音字母法是根据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顺序排列汉字的方法。编排时将汉字按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排列,第一个字母相同再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列,依此类推。读音相同的,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次序排列;读音和声调都相同,则辅之以笔画笔顺等方法排列。
②韵部法
韵部法是古代按字音编制的工具书采用的检字方法。唐宋时期的韵书,依据隋代《切韵》的206韵编排;南宋时归为107韵;金元之际改为106韵;明代《洪武正韵》订为76韵;其中最流行的是106“平水韵”。韵部法是按汉字所属韵部汇集,再依照平、上、去、入声分类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纂诂》、《辞通》等都是按此法排列。现代人不熟悉古韵,查检困难,所以新出版的这些韵书,都附带其它检字法索引。如果研究工作需要了解古韵,可利用《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查询。
2.时序法
时序法是按照事物、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的生平事迹存贮和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编制历表、年表(大事记)和人物年谱,如《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列宁年谱》等。同时也常用于分类语言中的时代划分,如《中图法》就有“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两个时代划分表。
3.地序法
地序法是按照一定时期的行政区划为序排列文献信息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编制地理类和地方文献的检索工具,也用于分类语言的地域划分。如《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历代地理沿革表》、《中国地方志综录》、《浙江地方志考录》和《中图法》的“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