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考频道 > 辅导资料 >

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复习笔记二(1)

2013-05-26 

  第2节 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一)心理卫生思想的渊源:

  1.在西方,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他认为,人的体液按其比例混合不当时,人就会感到痛苦,而改变已经紊乱的体液状态,使人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是维护人的健康的基本途径。

  2. 柏拉图认为,形成一个健康人格的决定因素,是理性、精神以及维持生命的食欲能力或“性爱”的协调一致。

  3.在我国,管仲把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养心之术。

  4.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阐述也极为丰富。充分认识到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任务有所不同。并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出诗歌、音乐对陶冶人的性情的作用。

  (二)古代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

  1. 古代西方关于心理卫生的主要观点:

  (1) 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整合作用;

  (3) 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4) 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2. 中国古代的心理卫生思想

  (1) 整体恒动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2) 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

  (3) 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的思想也极为丰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