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B 因这四种病中只有急性脊髓炎会损害传导束。
32.B 后角的感觉细胞均为痛、温度觉和部分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这里没有深感觉的通路,因此后角受损时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33.A 投射性疼痛是神经根中感觉纤维受刺激时出现的一种疼痛。后角受损时疼痛少见,即使出现,性质与投射性疼痛不一样。
34.D 后角和神经后根的损害都不涉及到前角周围运动神经元,故不出现肌肉萎缩。
35.C 因后根内有痛、温度觉第一级神经元的传入纤维,而后角内有痛、温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
36.C 癫痫的治疗应根据发作类型选择药物;剂量宜从常用量的低限开始;治疗时间要长;为防止毒性反应,需要定期检查血、尿和肝功能;完全控制发作后,大发作需2年,小发作需1年以上,才逐渐减少药量和停药。
37.B 两者的鉴别为:流出的脑脊液分别用三个试管连续收集,若红色逐渐变谈,最后转清者属穿刺损伤,前后皆呈均匀红色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红色脑脊液经离心后,上清液变为无色属损伤,黄色则为出血;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不能作为鉴别点。
38.A 本病表现为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的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每次持续几秒到2分钟.间歇期完全不痛,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持久,病变区域内有感觉障碍,检查可发现原发疾病的特征。
39.B 此病人的诊断应考虑推管内病变。腰椎拍片可发现脊椎疾病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腰穿通畅试验可确定椎管是否阻塞,因此这两项应先作检查。脊髓腔造影只能在上述检查后必要时进行。肌电等检查不能确定诊断。
40.A 抢救应尽快终止发作,以免因循环衰竭呼吸障碍和电解质紊乱引起死亡或严重脑损害。安定10-20毫克缓慢静脉注射是控制发作的首选药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必要时气管切开,可防止因脑缺氧加重癫痫发作。但输液量要控制,以免引起或加重脑水肿。
41.E 这几点加上发作时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都是癫痫大发作的特征。癔病性痉挛发作表现为意识清楚,瞳孔正常,四肢乱动或呈角弓反张,持续时间长,发作与精神刺激有关。
42.B 病人口角歪向左侧,提示右侧下部面肌瘫痪,故病变在右侧,若同时伴右额纹消失及右眼闭合不紧,说明右侧上部面肌亦瘫痪,便可确诊为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麻木属三叉神经症状。左眼闭合不紧与口角歪斜不符合,故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43.B 一侧脑干病变由于损害颅神经运动核、皮质脊髓束、三叉神经下行纤维及其降核、脊髓丘脑束,因此出现同侧的周围性颅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以及同侧的面部和对侧身体痛、温觉缺夫。偏身肌萎缩及扑翼样震颤并非脑干症状。
44.B 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一般无肌萎缩。若瘫痪肌肉有明显萎缩,张力低,伴肌纤维震颤及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则属周围性瘫痪。
45.E 小脑的功能与维持平衡、肌张力和使动作协调密切相关,本题4项正是检查这些功能的。
46.A 镇静剂使病人安静,可减少再出血的机会。甘露醇可减轻脑水肿。6-氨基已酸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有一定的防止再出血的作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有增加出血的可能,放不宜应用。
47.E
48.C 安坦和左旋多巴可用于治疗震颤麻痹。吡啶斯的明和氯丙嗪不宜用。
49.A 病理反射多见于锥体束受损时,而在震颤麻痹时锥体束不受损。
50.A 被动运动时呈有弯铅管或转齿轮时样的阻力,是强直性肌张力增高的特点。
51.E 慢性髓外硬膜内脊髓压迫多为肿瘤所致,因此表观为体积逐渐增大的占位病变,造成以上所有特点。
52.A 脑溢血发病快,多有意识障碍,由于血液常破入脑室,脑脊液可含有红细泡。脑血栓形成则发病较慢,多无意识障碍,脑脊液亦多属正常。脑膜刺激征不是这两种病的特点。
53.B 右侧视野和右侧偏身的感觉属左大脑半球的功能范围.即由左侧颈内动脉供血保证,与右侧颈内动脉无关。右眼一时性失明,表明右侧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的缺血,右侧Horner征可由颈内动脉壁上的节后交感神经纤维缺血受损所致,所以这两点支持右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54.A 膝反射的反射弧与腰2-4节段和股神经有关,与坐骨神经(腰4-骶3神经根组成)无关,因此坐骨神经痛不影响膝反射。
55.B 昂白征,即闭目难立征是双下肢深感觉障碍的表现,克尼格征属脑膜刺激体征,两者均不是病理反射。
56.A Horner征是支配眼和面部的交感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瞳孔对光反应的传入是沿视觉纤维,传出部分是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没有交感神经参加。
57.B 血压升高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多数病人就诊时血压不高,偏瘫是脑实质受损的体征,所以这两者不能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58.E 脑部刺激性病灶,不论其性质如何,都能引起继发性癫痫。
59.C 被动运动觉的传导通路在后索,与脊髓丘脑束无关。触觉的粗觉部分虽然随着脊髓丘脑束受损而受到影响.但其识别觉部分是沿深感觉的道路传导的,因而保留.所以当脊髓丘脑束受损时,用一般的检查方法查不出触觉障碍。
60.C 重症肌无力并非全身肌肉平均受累,而往往有所侧重.甚至严格的局限,以累及眼外肌、面肌、延髓所支配的各肌最常见。受损肌肉的基本现象是病态疲劳,即在多次动作后呈暂时性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碱脂酶药物后又即恢复、而不是持续性无力。受累肌肉虽可发生萎缩,但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