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经验技巧 >

讲解的口语艺术(1)

2013-04-19 

  1.准确恰当  


  导游人员的口语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遣词用语的准确性。讲解的词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做到就实论虚,入情入理,切忌空洞无物,或言过其实的词语。如把二百年历史的“古迹” 夸张为五百年的历史,动不动就是“世界上”、“全中国最美的”、“ 最高的”、“ 最大的”、“独一无二的”、“ 甲天下的”等,这类没有依据的信口开河会使稍有见识的游客产生反感。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对讲解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要讲究斟词酌句,要注意词语的组合、搭配。只有恰当的措辞,相宜的搭配,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要从纷繁富丽的词汇海洋中选取恰当的词语来准确地叙事、状物、表情、达意、是件不容易的事。马克思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一丝不苟,“有时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忆马克思》)。斯大林说,列宁也非常重视“文字上的修饰”,因此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斯大林全集》)。伟人力求词不虚发、表意准确的精神是我们运用语言时应当效法的榜样。  

  2.鲜明生动  

  在讲解内容准确、情感健康的前提下,语言还要求力求鲜明生动,言之有神,切忌死板、老套、平铺直叙。一般地说,导游人员要善于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比喻、借代、映衬、比拟等来“美化”自己的语言。只有“美化”了的语言,才能把导游内容亦既故事传说、名人轶事、自然风物等讲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才能产生一种美感,勃发一种情趣,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游客去领会你所讲解的内容,体验你所创造的意境。  

  请看实例:  

  有位导游员在带游客去苏州城外时,这样讲解道:“苏州城内园林美,城外青山更有趣。那一座座山头活脱脱像一头头猛兽,灵岩山像伏地的大象;天平山像金钱豹;金山像卧龙;虎丘山犹如蹲伏地的猛虎;狮子山的模样活似回头望着虎丘的狮子,那是苏州一景,名叫狮子回望看虎丘。”  

  另一位导游员在带游客去苏州城外时,是这样讲的:“那是灵岩山;那是天平山;那是金山;那是虎丘山;那就是狮子山。”  

  从上述两例可看到,例1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苏州城外的青山讲得活灵活现,用词遗句富有文学色彩,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例2简单抽象,仅仅向游客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但枯燥乏味,干巴,无法使人产生美感。  

  3.风趣活泼  

  风趣活泼是导游语言生动性的一种表现。导游人员要善于借题(景或事)发挥,用夸张、比喻、讽刺、双关语等,活跃讲解气氛,增强艺术表现力。请看实例:  

  有位导游员在讲岳阳楼旁的“三醉亭”(传说诗酒神仙吕洞宾曾三醉岳阳楼,故建此亭)时说:  

  “女士们,先生们!岳阳有句俗话,叫做三醉岳阳成仙人,各位是不是想成仙呢?”  

  “成仙?当然想啊!”几个游客高兴地答道。  

  导游员说:“大家若想成仙人,有两个条件。一是醉酒;二是吟诗。”  

  客人们乐不可支,有的说会吟诗,可惜不会吟酒;有的说会饮酒,可又不会吟诗。气氛十分活跃。  

  这位导游员又推波助澜地说:“如果谁又能饮酒,又会吟诗,而且到过岳阳三次,那么就会想吕洞宾一样成仙。如果只会饮酒,不会吟诗,或者只会吟诗,不会饮酒,那就只能半人半仙了。”  

  客人们都兴奋地笑了起来。  

  这种机智、风趣的讲解语言,不仅能融洽感情,活跃气氛,而且能增添客人们的游兴,获得一种精神享受。  

  4.幽雅文明  

  讲解用语要注意讲究幽雅文明,切忌粗言俗语,切忌使用游客忌讳的词语。有的导游员由于平时文明修养不够,在讲解时不知不觉“冒”出一些不文明的用语,如:“那个老家伙”、“放屁”、“他*的”、“胖得像肥猪似的,”“老母猪打架——光使嘴”等等。如果改用文明词语就幽雅得多。如:  

  那个老家伙——那个老头,那个老头儿;  

  放屁——胡说,瞎说;  

  胖得像肥猪似的——胖得像弥勒佛似的;  

  老母猪打架——光使嘴——啄木鸟找吃——全凭一张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