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提出了自己的关于教育的观点。
2.D
【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思想。
3.C
【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4.B
【解析】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D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6.C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7.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8.A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9.A
【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0.B
【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11.D
【解析】由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可知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2.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提出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13.A
【解析】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
14.B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5.A
【解析】传统观点认为,课程是知识。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思想,已经表达了将课程看作知识的倾向。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近代课程体系主要是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建立的。这种课程观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这种观点的表现。
16.D
【解析】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17.D
【解析】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
18.C
【解析】略。
19.B
【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0.C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