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育学 >

2011年度教师资格-教育学(B级)冲刺试题及答案(1)

2011-06-08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的过程。
 编辑推荐:

教育的概念及基本意义
幼儿园教育绘画技巧
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B级)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第I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3.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桂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4.作为现代生产和经济发展最深层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的教育层次是(  )  
A.中小学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后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5.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的划分依据是(  )
A.要求的特点
B.作用的特点
C.重视的程度
D.作用的方向
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7.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 都大体相同。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不均衡性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
A.杜威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夸美纽斯
9.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教学方法
B.探究一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10.学生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诸NNN中,对学生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的因素是(  )
A.家庭生活
B.社会文化生活
C.生活环境
D.同辈群体生活
11.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的是(  )
A.凯洛夫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1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  )
A.班主任
B.学生干部
C.校长
D.全体教师
13.从评价的作用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4.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
B.调查
C.个案研究
D.访谈
15.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课程改革
B.提高师资水平
C.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D.加强道德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E.正向功能
17.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整体性
D.不均衡性
E.个别差异性
18.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有(  )
A.教学目标
B.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C.学科知识结构
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E.师生关系的品质
19.研究发现,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
A.攻击
B.恐怖
C.焦虑
D.退缩
E.自杀
20.教师成为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素养有(  )
A.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B.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C.有对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意识
D.独立的研究精神
E.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教育目的
22.学生心理障碍
23.学校教育
24.形成性评价(课程)
25.教育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6.教育对社会民主的推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7.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主要有哪些?
28.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和重点是什么?
29.为了形成培育学生丰富人性的学校生活,学校教育实践必须进行哪些变革?
30.班级组织建设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31.简述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2.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3.试述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A 5.C 6.A 7.A 8.A
9.A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2.[解析]《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因此,本题答案选C。
4.[解析] 中小学教育虽然不直接培养专门的劳动力,但它为劳动者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现代生产和经济发展最深层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6.[解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l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 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7.[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
8.[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在欧洲称之为“新教育运动”, 在美国称之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倡导下,美国芝加 哥实验学校开始试行活动课程。
9.[解析]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 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10.[解析] 同辈群体是指困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而较自发地形成的群体。导致学生形成、加入同辈群体的主因是学生对平等的追求和期望,因为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11.[解析]17世纪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他提出了“一个教师同时教很多学生是可能的”假设,进而对课堂教学的课程、时空模式、班级组织等进行了界定。
12.[解析]班主任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因此,本题答案选A。
14.[解析]调查是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实际运用这一方法时,又可以分为书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访谈、座谈等具体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6.CD 17.ABCDE 18.ABDE 19.ABCD 20.ABCDE
17.[解析]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其一般规律是: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故答案为ABCDE。
19.[解析]研究发现,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四种,即攻击、退缩、焦虑、恐怖,故答案为ABCD。
20.[解析]教师要想真正成为研究者,应当具备以下素养:
(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意识。
(2)有终身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及时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与新知识。
(3)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教育教学研究体现客观、科学的本真特性。
(5)具有独立的研究精神。

三、名词解释题
21.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22.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生活。
23.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
24.形成性评价(课程):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25.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四、简答题
26.(P49)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27.(P720)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品德示范、宣传咨询等直接参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3)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
28.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强调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模式。
(3)新课程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9.(P270-271)
(1)要经学生从受到管制的生活转向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
(2)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重建校园文化。
30.(P291~293)
(1)班级组织的设计。
(2)指导班级组织建设。
(3)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31.(P347~348)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5)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五、论述题
32.(P149-150)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师生关系建立、调整和优化的过程。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转自:考试网 - [Examw.Com]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之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
33.(P352-354)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确定问题、分析问题、拟订方案、实践尝试、反馈评价、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是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
(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2)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的过程。
(3)拟订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制订初步的计划,明确问题的核心原因,确定重要因素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回到确定问题和分析问题上,重新界定和分析问题,最后形成更为可行的可能性行动策略构想。
(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通过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但在实践尝试的过程中,不只满足于先定的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干扰,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感想。
(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究作出全面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
(6)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是把整个实际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行动研究的总结应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既有理论上的概括,更要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