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7大解题技巧(3)

2011-01-22 
命题分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时间不是1750年,而是“再晚两个世纪”,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题目假设古代希腊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来到英国。

  6。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

  高考试题,选材大多非常新颖独特,是考生平时所没有接触过的。但无论怎样变换考查形式,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本来“身影”。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先确定其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回归教材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以及其发生的时间、空间等因素进行确定。如:

  【例10】(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历史:历史7大解题技巧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命题分析:这道题所考查的英国近代文官选择制度,在历史教材上是空白,没有丁点只言片语。但由于有“唐朝科举”和“工业革命”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和提示,表明其考查的重点仍然是中国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对英国文官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对英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由此,正确确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然后才能够把试题所要考查的内容与教材联系起来思考,为解题提供充分必要条件。可以根据材料并联系教材上的评价:“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学考试参加了政权,‘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主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进行分析、推理和概括,正确结论来。

  参考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推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例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文明的共同背景下,欧洲确实存在着统一的根本因素。这种因素有着共同的、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和犹太基督教的背景。他们在同异族文化接触后,既显示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又表现出了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引自(意大利)玛·格·梅吉奥妮著《欧洲统一,贤哲之梦》,《欧洲统一思想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二 当17~18世纪的康德、卢梭等提议成立“欧洲联盟”或“欧洲合众国”时,欧洲各大国几乎都是由王朝统治的。当时的欧洲似乎离统一并不遥远,因为各王朝之间联姻众多,关系密切,各国君主可随意支配领土和人口。可是,由于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即使有统一的形式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内容。

  ——引自德尼兹、阿尔德伯特等著《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材料三 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使欧洲人重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观念。事实证明,势力均衡并不是治愈战争的良药。它只能保证大国的存在,并不能防止利益冲突的激化和战争。势力均衡和利益协调都不能够保证和平,必须寻求新的更有效的途径,这就是联合,即一体化。

  ——引自李济时《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四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

  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引自《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引互制衡是必要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作者认为“欧洲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欧洲17~18世纪“还不具备统一的坚实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统一的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因素。

  (4)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欧洲统一进程中的大事。

  (5)法国总统戴高乐“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的含义是什么?“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是什么意思?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统一产生的历史影响。

  命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涉及的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经济区域集团化等有关知识,与教材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势力均衡”政策、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欧洲统一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等内容密切相关。第(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可以根据材料联系教材中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相关知识回答。第(2)小题是外延式问题,可联系教材中关于17~18世纪欧洲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的差异分析解题。第(3)小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可以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历史上有许多的欧洲思想家、政治家都曾提出过欧洲统一的方案和设想;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及英国“势力均衡”政策的破产,对欧洲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联系二战后美苏争霸、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增强、需要维护自身的安全、摆脱美国的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以及西欧共同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因素分析概括答案。第(4)小题需要联系教材上的“欧洲统一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等回答问题。第(5)小题第三问,关键是联系教材上的政治上的多极化和经济上的多极化等相关知识,分析欧洲区域集团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共同的欧洲文化和共同的宗教信仰。

  (2)经济基础:欧洲当时有的国家是资本主义经济,有的国家是封建经济。政治基础:欧洲有的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的封建主义国家。

  (3)①历史原因: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经提出过欧洲统一的方案和设想。②政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英国“势力均衡”政策的破产。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共同的社会制度。美苏争霸对西欧安全所产生的影响。③经济原因: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济联系的增强,西欧国家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摆脱美国的控制。④思想文化原因:西欧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大致相同。

  (4)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组成。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5)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必须维护自身的利益为转移。法国与欧洲国家联合,既有利于法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欧洲的崛起和进步。

  影响:①政治上,加速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②经济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崛起。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利。

  从以上题例可以看出,高考试题的命题都是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作为依托的,虽然有的题目可能在教材不同章节里有多个对应点,甚至题目完全不是以教材历史事件原有面目出现的,但仍然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所以,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突破口,乃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

  7。准确地组织答案,把握关键词,以提高得分率。

  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提炼出来。草拟提纲的好处很多,它可以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无序性,可以使答题条理清楚,要点突出,完整周密,且节省时间;还可以整洁卷面,给阅卷者以良好印象,争取获得印象分;有卷面赋分值规定的试题或学科,特别要注意这个方面,以获得宝贵的卷面分。

  第二步是筛选要点,史论结合,学科结合,学科渗透,对题作答。要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最能说明、最能论证提问要求的要点。各学科侧重点要突出,学科要渗透互补,然后事实与论点结合阐述论证,做到论从史出,不空发议论,不堆砌史实,重在理性分析说明。这一步实际是把构思所提炼的要点付诸于行文作答。因此,要把提纲充分用足、充分扩展,将各要点具体化。在具体化的全面落实过程中,还要注意:①层次要分明。根据试题的要求,弄清题目的提问,相应地以每一提问作为段落,对每问中的若干要点序号化、要点化,答题中自然形成段落化。②详略应得当。根据题目类型、提问的侧重、提问的分值分别判断答案的详略程度,主答部分要详,兼答部分应略。③字词使用要贴切,术语使用应准确。不论何种类型的试题,答题均要以确凿无误的事实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答案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要准确无误;答案术语都要符合习惯,尽量做到科学、正确。在行文作答时,还要坚决避免事实颠倒混淆,顾左右而言它,避实求虚,同时力戒错别字。

  第三步是理论分析,理性说明。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理论性要求都特别高,题目中往往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所以,这一步骤就是把题目中直接要求或潜在要求运用的原理,结合事实深入分析、阐述,把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升华到规律层次、理论高度,得出高层次的理性说明来。只有这样,答题才会有深度、力度,才会字字珠玑、入木三分,才能掷地有声。

  到此时,虽然可以在题尾划上句号,但是答题并未大功告成。答题的最后一步是适时检查。首先是检查审题是否有偏差,其次是看答案是否齐全完整,论点、事实是否有遗漏,论据部分是否确切;再次要注意答案中是否有病句和错别字,有则改之,以求完美。如此,才能说答题真正完毕,才可能放心地越过“黑色六月”的“雷区”,实现人生的一大跨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