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指导 >

公务员申论热点分析:中国品牌创新和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2)

2010-11-06 
尽管我国大企业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世界企业500强相比,中国企业500强在规模、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第四,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中国的服务业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比例都明显低于世界企业500强,显示出中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有280家,占企业500强总数的56.0%;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有156家,占企业500强总数31.2%,其营业收入为51014亿元,资产总计为263897亿元,分别占500强企业合计的43.43%和78.76%。相比之下,2005世界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有175家,占500强总数的35%;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有281家,占总数的56%,其营业收入为87762.1亿美元,资产总计为583499.3亿美元,分别占500强企业合计的52.2%和86.1%。

  第五 传统竞争优势正在丧失

  改革开放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国内市场巨大、资源廉价、政府保护、吃苦耐劳、管理成本较低,以及像中医药、中餐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形成的独特产品。但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外国企业蜂拥进入国内,上述大部分条件诸如资源廉价、市场保护等等不再为国内企业所独占。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家进入第二代以后,其艰苦创业精神也在下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成本远高于国外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日益削弱,而劣势却日渐突出。

  第六, 跨国企业借合资吞掉老品牌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只要是稍微有点名气的国产货,老百姓都会抢着去买。国产品牌因何驰骋,一方面是当时的国产品牌质量确实过硬,另一方面就是当时的中国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对外国企业和品牌的进入有许多限制和约束,给民族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可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这些国内名牌的生产企业突然面对无比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手又都是国际巨头,巨大的压力下,有些企业消亡了,有些接受了跨国公司的合资或兼并。有一组数据极为触目惊心:90%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使用的是外国投资方的商标;目前我国八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美国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并;四大年产量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企吃掉了3个;国外品牌在化妆品市场占75%。

  跨国企业想进入中国,通常会选择与中国的本土名牌合资,大众、宝洁等品牌都是这样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策略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对于价值较大的中国品牌,外商一般不会买断其所有权,而是以较少的资金买断其使用权。合资后,外商一般会利用自己的控股决策权,有意把中方品牌安排在低档产品上,或干脆将中方品牌弃之不用,同时大力培育外方品牌。中方品牌合资后若几年不用,就会被消费者逐渐淡忘。而中国企业出于缺乏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现实状况,渴望从与外企的合资和合作中获得发展。但是在合资过程中,大部分中国企业却没有保护品牌的意识,再加上不熟悉游戏规则,在合作协议中埋下种种隐患,从而导致自主品牌的流失。当年在电视上广告铺天盖地的沙市日化“活力28”洗衣粉,曾是一度排在全国前两位的洗涤用品名牌,出于想发展壮大的初衷,它与德国汉高集团合资。结果没想到,汉高逐渐在经营权上占据主导地位,并以“活力28”品牌萎缩为由,将其搁置起来。到现在,“活力28”已完全退出市场。有过同样遭遇的还有熊猫洗衣粉和美加净等品牌。还有一些中国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合资过程中要么将自己的品牌拱手白送,要么就低价贱卖。像1995年“香雪海”冰箱与韩国三星公司合资时,竟未对“香雪海”品牌进行价值评估,而即使保守估计,当时的“香雪海”品牌价值也在一个亿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在多方面放松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外国资本便趁机独揽大权。于是,“合资变独资”的案例就频繁发生。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步步主导了中国日化消费品市场,并在2004年与合作16年的中方伙伴分道扬镳,实现了独资。乐凯胶卷、扬子冰箱等,也是这样销声匿迹的。http://www.reader8.com/

  某些国民的崇洋媚外心理,令外国品牌屡屡得以攻占中国市场。20多年过去了,很多中国消费者却依然像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格外迷恋“舶来品”。走进北京任意一家家庭装修装饰市场,你都会看到从地板到家具,很多国产品牌都标榜自己使用的是德国技术或德国板材,似乎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而在中国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贴牌生产”现象,其实也是出于满足国人这种心理的需要。像“耐克”、“阿迪达斯”、“戴尔”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都是外国品牌中国造。

  三、如何创新和保护中国品牌

  (一)、促进自主品牌建设和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要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纳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一项新的重要战略性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加剧 ,发达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已经全面转向依靠科技创新。比如美国启动了旨在保持美国创新在全球领导地位的“美国竞争力启动计划”,他们把创新能力看成是21世纪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欧盟的里斯本战略通过了加紧建立欧洲研究与创新区的决定,希望 2010年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社会;英国提出以创新为核心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日本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提出要实现从“技术立国”到“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转变;韩国的“2025年构想”确定“创造性、自主性” 战略,目标是成为亚太地区科研中心,部分科技领域在世界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10%的国际知名品牌占据着近60%的市场份额。而作为经济总量排全球第六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的我们国家,在世界100个著名品牌排行榜中中国品牌却基本榜上无名。这样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坚持自主创新,大力促进自主品牌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自主知名品牌是指成长于我国本土、由国内资本控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消费者认可、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和服务品牌。自主知名品牌建设涉及企业的竞争力和营销理念、社会文化、消费者的评价与认同、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等各个方面 ,是一项关系到提高经济质量、增强企业实力、弘扬民族精神、消费者得到实惠的综合性、长期性任务。

  真正落实这项任务,首先必须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为支撑、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自主品牌发展道路,着力营造规范的市场环境,形成促进自主品牌成长的机制,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知名品牌的产品和企业脱颖而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要通过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促进形成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在未来10年间拥有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一批经过市场检验、公众认可的国内知名品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改变我国"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推动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