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2010-04-25 
   1.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 ...

 

  1.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依德

  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5.()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8.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不稳定的

  9.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l0.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D.与他人相接近

  1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13.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4.(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l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 6.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7.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1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19.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和()。

  3.根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可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和()两个阶段。

  4.()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5.()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http://Gzu521.COm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6.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

  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

  8.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9.态度的结构包含认知成分、()、()三部分。

  10.皮亚杰认为()阶段是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1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12.( )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3.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 ),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1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 )等特点。

  15.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6.了解中学生( )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17.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 ),而不是( )。

  

  1.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试简要阐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解析∶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因此,答案选B。

  2.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故事中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答案选B。

  3.C解析∶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人们不可能形成道德情感,更不可能上升到道德行为。所以,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答案选C。

  4.A解析∶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将他人的作法作为一个参照,来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选择行为参照。因此,答案选A。

  5.C解析∶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例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因此,答案选C。

  6.D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因此,答案选D。

  7.D解析∶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D。

  8.A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因此,答案选A。

  9.C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因此,答案选C。

  10.B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因此,答案选B。

  11.A解析∶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它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答案选A。

  12.B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因此,答案选B。

  13.D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因此,答案选D。

  14.D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因此,答案选D。

  15.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认同是其经历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因此,答案选C o

  16.B解析∶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根据此理论∶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是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因此,答案选B。

  17.C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因此,答案选C。

  18.A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因此,答案选A。

  19.A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因此,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班杜拉;观察;模仿

  2.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3.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4.道德行为

  5.想像的道德情感

  6.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7.内心体验

  8.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9.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10.他律道德

  11.个体与环境

  12.伦理道德;

  13.认识与体验

  14.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三、简答题

  2.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中学阶段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

  ②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在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者应以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四、论述题

  1.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具体内容如下∶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它包括两个阶段∶

  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②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它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①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它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