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6.教育学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说明身心发展是有( )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7.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针对教育目的提出(.)。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9.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需培养人的( )。
A.质量规格
B.社会价值
C.发展方向
D.发展速度
1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 )。
A.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教育劳动的主体价值
C.教育劳动的创造价值
D.教育劳动的教育价值
1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反映了( )。
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B.教师的责任之大
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D.教师的权力之大
12.学生认识与人类认识过程明显不同,下列不是其显著特点的是( )。
A.目的性
B.间接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13.下列哪一项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4.最先出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的是(。 )。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15.衡量人们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本大题共10小题,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本大题共l0小题,每题1分,共l0分。)
(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4分)
2.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4分)
3.普通中学的德育有哪些要求?(5分)
4.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韵地位。(6分)
5.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6分)
(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在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么的职业素质?
2.论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1.层次结构 年龄分级
2.延时
3.社会实践 主观能动性
4.马卡连柯
5.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6.学校课程
7.学、思、行
8.了解学生钻研教材
9.抗拒腐蚀的能力 自我教育的能力
10.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1.[参考答案]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角色交换,教师必须按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教师由传统知识1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情感人格特点越丰富,对教育教学的激励作用越大。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现实绩效。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正由支配作用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方向转变,师生关系成为平等的、民主的、伙伴的关系。
(2)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乃至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水平,直接关系教育和课程改革成败。因此, 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知识本_资_料_来_源_于_贵_州_学_习_网 gzu521.com结构,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来源:考试大
(3)教师的能力发展。新课程背景下不但要求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呼唤教师的新能力,如: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培养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培养课程整合能力;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
(4)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对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迫切需要做到的:建立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将教师人际关系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加强交流与沟通 ,倡导团队精神,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氛围;帮助教师扫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教师人际交往能力;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终身学习。为适应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