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与化工生产、化学物质密切相关,规范的化学产品、合格的化工产品,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的水平,否则的话就会危害环境、危及人类生活。
A.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 B.三聚氰胺是高分子化合物
C.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
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例8:(2009上海理综1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D)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用湿毛巾或蘸有石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本部分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7、8、9题)、现象(5、9、10、11题)、及特定领域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如6题)为素材进行命制的,有些题(如6题)猛一看有点吓人一一学习中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人体气味的化学成份,可细一看:考查问题的角度是由物质名称判断有机物的类型或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知识分别为系统命名法中碳原子数目的表示方法与物质类别与名称对应关系上,这些知识均来自于教材,此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光导纤维、水晶等内容也均来自于教材。这些均提醒我们,在备考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要熟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
面对某些选择题中某个选项中存在的不熟悉的知识点,解答中可采取"压缩语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如广东化学第10题中的D选项中我们并不熟悉"Cu2(OH)3Cl",但若将D选项压缩为"是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就可判断D选项是错误的了。另外3、6、9三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由于组合型选择题只具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因此解答的基本方法是淘汰法,解析中也可采取先观察选项组合情况找差异,然后对差异型进行重点分析,如第9题前面三个选项均有①而后面没有,明确①是正确的说法后再照方法对前三项中相应说法进行判断,最后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也可以是先对自己最熟悉的内容进行分析,并依此结果淘汰某个选项,最后确定答案,对于题目中可能涉及的不熟悉的问题采用先将它放一放,如第3题只要能对①③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因化学物质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泄露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自救、求助措施:有毒气体泄漏时,人畜均应逆风撒离,当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人员应该向高处转移;对于Cl2、HCl等酸性气体,消防、救护人员可采取向空中喷洒碱性溶液的方法来吸收、溶解有毒物质。常见的无机有毒气体有CO、SO2、NOX、Cl2、HX等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