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文章主要的四框架结构;
2、四种题型四种思路;
3、快速总结段落大意;
4、紧抓段落之间、段落与文章主旨六大关联特征;
(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类文章通常是叙述性说明文。文章往往是先提出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对此问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最后提出或陈述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类文章的结构可能多种多样,关键是考生要善于识别“问题的提出——可能性的分析——解决办法”这些基本的步骤,就能把握文章的主线,做出合理恰当的排列。
(二)介绍现象+列举细节/分析成因+得出结论
这一类文章是阅读考试时经常碰到的。往往先向读者介绍某种现象或状况:可能是社会现象或状况,也可能是自然现象,列举的部分经常用一些细节的呈现或几种观点的讨论来探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即现象的成因。在阅读这类文章时,首先要确定讨论的现象或状况,然后梳理清楚作者所列举的若干原因。考生可以利用各段中出现的信号词(如:First/Second/Third/Finally/)把握段落的先后次序;再者因为列举总是逐项或分层次进行的,只要清楚有哪几个层次,在心里给它们标个序号,头绪繁多的内容自然会变得井然有序。
(三)两个事物+对比比较+分析总结
文章首先向读者介绍两种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通过对比或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这种文章一般有两种写作方式:一种是分开比较,即先论述A事物或事物的A方面,再论述B事物或事物的B方面,为“A+B”模式;另一种为交替比较,即对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逐项比较,为“A/B+A/B”模式。在给这类文章排序时要注意:文章在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哪些是不同点,哪些是相同点。
(四)提出议题+发表观点(反驳观点、旁征博引)+ 重申观点
这类文章在阅读考试中出现频率很高,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作者通常在文章开始介绍当前流行的一种观点,然后表示同意、异议或直接表明不同的观点。最后,用事实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指出流行观点的错误所在或通过议论驳斥流行观点,支持自己的论点。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两个what一个how”。即是:文章的话题是什么(what is the topic)?作者的观点是什么(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作者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how the support his/her opinion)?
为更好了解篇章思路,我们把考研英语文章可能出现的逻辑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希望能对备考此类考题的你会有所帮助:
☆首尾呼应法:文章结尾部分(或段落结尾部分)响应开首所写的内容,令文章的结构更完整、更紧密,借助这样的篇章结构特点解题,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法。
☆同义再现法:某一词或词组以同义词或同义词组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文章中,使文章得到衔接,利用这样的衔接手段解题,我们称之为同义再现法。
☆近义释义法:上下文之间出现近义词或词组,用于进一步解释说明前文提到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清楚明了,借助这样的行文特点解题,我们称之为近义释义法。
☆比较对照法: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指出其相同点(比较)和不同点(对照),利用这样的写作方法解题,我们称之为比较对照法。
☆因果关系法:事物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包括“由果推因”(由结果去推测原因)和“由因推果”(由原因去推测结果)两种情况。因果关系符合人们的日常思维逻辑,因而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英文写作特点来解题,称为因果关系法。
☆目的关系法:事实行为往往出于某种目的、初衷或动机,而表达事实行为的语言信息和描述目的、初衷或动机的语言信息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借助这样的关联性解题,我们称之为目的关系法。
☆手段关系法:某种事实结果、效果或理想等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实施或达到,而表述事实结果、效果或理想与手段关系的语言材料必然相互依存,密切关联。借助这样的依存关系解题,我们称之手段关系法。
☆信息连贯法:为了有效地表达同一中心思想,语言部分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照应、相互支持的关系。从而使行文在逻辑意义上下连贯、协调、一致、完整。借助这样的关系解题,我们称之为信息连贯法。
☆总分关系法:英语文章常采用总分对照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总述部分和分述部分构成,总述是对分述的概括和总结,分述是对总述的展开和细述,这两部分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互支持的对照关系。所以,总述部分一般用来表明主线,分述部分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进一步阐述。了解了这一特点后,就可以采用总分关系法来解题。
三、拓展新思路
语段之间有各种逻辑关系,如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做题时可以根据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段落顺序,如段落之间是顺承关系,那么谈到第一个方面的段落应该排在前面,而谈到第二个方面的段落应该排在后面。如果两个段落之间是转折关系,那么它们的内容可能相反,可以根据逻辑关系确定段落的先后顺序。此外,还要注意根据上一段的末句判断下一段的内容。段落排序题的测试要点是:理解文章结构,主要考查考生把握篇章结构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各个段落时要把握它们的中心大意,并且将各段的段落大意整合,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按照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排序。此题型的解题思路为:
1.首先读文章中指定的首尾段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判断文章基本的逻辑关系。注意首段的最后几句可能给出的线索。
2.通读其余五段,留意各段中富有暗示性的词语或句子不要忽视在各段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它们经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3.初步排列五个段落结合各段所给的暗示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一步调整各段顺序。给在各段的关键词或重复出现的词标注下来,尤其注意可能出现相同词语或有明显逻辑词语相连接的上下两段话。
4.最后的确认把排列好顺序的文章通读一遍,从整体上对段落的顺序进行最后的确认。注意检查段与段之间的内容与结构是否符合逻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