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逐步在全县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巩固“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快实施“以信息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致富工程”,为建设我市区域经济中心和构建和谐成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成效的标准。
2、加强协调,整合资源。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协调县委办公室、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网通公司、县纪检委、县委宣传部等21个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现有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各成员单要位在统筹“建、管、学、用”,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各乡镇、工业区党委条件差异,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三、主要任务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主要完成“五个一”的建设任务:
1、建设一组支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平台。依托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成安分公司的资源,建设县教学资源库、前端播出平台、资源传输系统和辅助教学网站等工作平台,逐步实现与全国、全省和全市中心教学资源库和辅助教学中心网站的互联互通。
2、建设一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全县各乡镇、工业区行政村共需建设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243个(其中成安镇包括成安工业区12个行政村,其所属行政村共计28个;商城镇包括商城工业区7个行政村,其所属行政村共计27个;漳河店镇漳河店村包括漳东、漳西村,吴家疃村包括吴北、吴南村,东野庄村包括东野东、东野西村,其所属行政村共计23个;北乡义乡大寨二村包括大二东、大二西村,东乡义村包括东一东、东一西村,其所属行政村共计33个;长巷乡包括商城工业区1个行政村,其所属行政村共计13个;道东堡乡包括成安工业区1个行政村,其中沙河村包括沙河一、沙河二、沙河三村,大堤西村包括大堤西一、大堤西二、大堤西三村。其它乡镇均按行政村的划分确定,分别是:辛义乡29个,柏寺营乡24个,李家疃镇24个。全县行政村共计234个,加原9个乡镇共计243个站点)农村所有站点要建在村级活动场所,乡镇站点要建在党员电教室。依托网通公司的网络资源,采取标准型和拓展型两种模式。标准型,即:机顶盒、宽带猫加电视机的技术模式。拓展型,即:机顶盒、宽带猫、电视机、计算机加投影仪的技术模式。其中电视机要求29寸以上带USB 接口的纯平彩电。我县原则上选择标准型模式,有条件的乡镇、工业区可以选择两种模式,如选择拓展型,超出部分费用自行解决。
3、整合开发一批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县乡人才、设备优势,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开发教学资源,形成上下协同、互相补充、资源共享的教学资源开发协作网络和机制。除按时完成中央、省市委下达的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外,积极开发富有本地特色,符合成安实际的乡土教材,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数量充足、通俗易懂、调用灵活的教学资源。
4、建设一支服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队伍。依托现有的党员电教、党校、电大、农广校、农村中小学和网通公司等相关力量,选择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较好的农村干部、青年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双百工程”到村任职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组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教学和技术服务队伍,并分级、分类进行培训。依靠他们抓好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教学组织、教学辅导、运行维护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5、建立一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体系与科学运行机制、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与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效果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的配合、协作工作机制等。
四、实施步骤
按照省市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工作从2007年8月始,到2009年底结束,大体分四个阶段:
1、准备和动员阶段(2007年8月至11月):组织力量对全县现有的基础设施情况、教学资源存量和党员干部对教育内容需求情况、各乡镇(工业区)、行政村的经济状况、班子状况等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具体建设工作方案。12月初召开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2、全面建设阶段(2007年11月底至2009年12月):按照省市委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农村实际,从2007年11月底开始,在全县开展终端接收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组建管理、教学和技术骨干队伍,并分级分类开展培训。2007年底前,全县要完成1—2个乡镇及所属村的全部建站任务。2008年全县建成终端接收站点162个(约占计划建站数的67%)。2009年建成终端接收站点79个(约占计划建站数的33%)。市县远程办要按照基础设施建设的设备、技术与质量要求等标准,对全县终端接收站点时行逐一验收。
3、组织教学阶段(2007年12月开始):按照“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原则,在已建成的终端接收点,及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探索教学与组织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党员干部的学习与农民群众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辐射功能,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干部和群众的需求,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总结评估阶段(2008年1月开始):市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管理中心对全县首批建成的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骨干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等进行总结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迎接全省检查、验收。
五、经费保障
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所需资金,按照分级管理、共同负担的原则,主要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承担。
建设费用:一是243个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费用,总计680400元,每个站点建设费用为2800元,省、市财政对每个站点各补贴800元,剩余部分由县财政解决。二是县级技术保障平台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各终端接收站点的宽带猫和机顶盒等费用,由网通公司承担。县中心管理平台建设费用,县财政负担。县中心管理平台建设需投资20万元。
运行费用:每个终端接收站点的年上网费用180元,由县财政承担,站点其他运行费用,由各地自行解决。县中心管理平台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由县财政承担85%,党费承担15%。县中心管理平台每年运行维护费10万元,包括教学课件制作、招聘技术人员(约5人)工资保险、平台房租赁、完善资源库、辅助网站运行、硬件日常维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等费用。
六、组织管理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及长远的大事,是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全县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成安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长由陈惠永同志担任,成员由县直21个有关单位的领导担任,负责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县委组织部电教科成立成安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组织人事部门要妥善解决管理中心人员编制问题。
各乡镇、工业区党委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单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组织部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建立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工作台帐。网通公司要按照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线路架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乡镇、工业区和行政村要做好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的各项准备和配合工作。具体要做到“三个落实”:一是落实责任。建立和落实党委、政府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落实场地。终端接收站点的场地要按照“七有”、“四防”的目标建设。“七有”,即有固定用房、有规范的标志牌、有遮光用窗帘、有稳定的交流电源、有统一的电视组合柜、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规范的活动记录薄;“四防”,即防尘、防潮、防漏、防盗。三是落实管理人员。每个终端接收点至少要选配一名管理员,具体负责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持站点的安全和整洁,随时和网通公司沟通设备运行状况。村级接收站点管理员的选择,原则上在负责日常工作的村党支部委员中选配。
3、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程监理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采取阶段验收与总体验收相结合、分级验收与统一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监管,强化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真正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放心工程”、“廉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