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童趣》教案教学设计

2014-05-23 
学习目标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人教版《童趣》教案教学设计:,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h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课后记:疏通字词障碍,采用齐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等多种形式,然学生反复朗读,只只能达到背诵的程度。  


 

符文亮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