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按照市政风评议办公室的要求,下面我就市农委2012年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向各位,敬请批评指正。我们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市农业委员会是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主要行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职能。委机关内设14个科室,下属7个行政、事业单位,分别是畜牧兽医局、农机局、渔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畜牧站、动检所、农广校。
今年以来,市农委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和重大决策,深入推进政(行)风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服务“三农”建设,做好人民公仆,为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实效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服务“三农”这一根本任务,突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提升。坚持以良田、良种、良法综合配套为抓手,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实现粮食生产品质、质量、效益同步提升。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276.5万吨,增长2%,实现“八连增”。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随着我市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务工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农民收入也不断提高。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6500元,增幅超过“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水平。
(三)菜篮子产品产量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养殖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带动养殖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扶持设施蔬菜发展。今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保障了市场供给,促进了农民增收。预计全年可实现肉类产量29万吨,同比增长2.9%以上,水产品总产10.89万吨,同比增长8.9%以上,蔬菜产量226万吨,同比增长6%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型升级加快。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1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和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230万元;协助建立银企合作关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参加第十一届(上海)农交会、中国(合肥)农交会等重大会展活动,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现代牧业、大连成达等一批大型产业化项目落户,总投资近150亿元,投资50亿元的中粮产业园项目正在积极谋划运作中,大成食品三期项目正在论证。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11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龙头企业数量和素质全面同步提升。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600家,入社成员超3.9万人,带动农户近10万户。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76.6亿元,同比增长104.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增幅连续9个月居全省十六市之首。
(五)土地流转规模经济取得新进展。牢牢抓住土地流转这个“三农”工作的“牛鼻子”,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3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5%,今年新增流转面积7万亩。全市流转规模在2000亩以上、实行规模经营的项目27个,共流转土地11.4万亩。其中,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五河县投资24亿元的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和鲜奶加工的项目,需流转土地10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5万亩土地的流转。不仅推进了产业化发展,推进了规模经营,而且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从事其他产业增加收入。
(六)新农村建设呈现新亮点。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联系帮扶活动和村企对接共建活动,加大对新农村示范村的支持。认真实施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项目,2010年38个项目基本建设完成,争取省资金1650万元。通过重点扶持,全市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村,如产业主导型的五河县头铺镇八岔村、淮上区卢小庙村,项目带动型的怀远县涡北新区何巷村、固镇县仲兴乡耿武村,环境优美型的五河县武桥镇朱圩村等,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七)科技和制度创新取得新成效。“五种农作物无公害标准基地建设”获农业部三等奖,委属单位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潘虹为第一完成人;农技中心副主任贾丽萍获“第三届市十佳科技工作者”。“三大集成、八项技术”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得到国家调研组的充分肯定,推广应用面达25%以上,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周玉刚获“中国畜牧科技十佳”称号。《市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试行)》、《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对象分类机制》等四项创新制度得到省农委认可,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通过工作创新,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推进了工作争先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