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推进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特定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学校文化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思想意识的侵袭,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能对学校周边社区和学生家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通过实施“两基”攻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和普及实验教学等工作,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目前学校办学理念陈旧、文化氛围淡薄、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近两年,我市开展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对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1区3县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谋划,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学校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和师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较大变化,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二、明确目标,扎实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科学规划,明确责任,落实资金,加强监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学校建成牢固、安全、让家长放心的地方;实施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搞好师生食堂、宿舍等设施建设,改厕、改水、改灶,为师生创设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实施教学设备现代化工程,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添置教育教学设备,适应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需求;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因校制宜,精心规划,营造整洁优雅、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富有启智、怡情、励志功能的校园文化环境。实施学校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文学刊物、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为师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扎实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更新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精细管理,建设形成优良校风;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建设爱生、乐教、敬业的优良教风;坚持立德树人,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学善思、顽强拼搏的优秀品德和良好学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师生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校园风尚。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优秀文化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要组织协调社区、家庭等多方力量,积极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文化共建活动。要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开展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平安、和谐的育人氛围。
3、抓好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按照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的原则,适应时代变化和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落到实处,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积极推动学校活动文化建设。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文化活动。通过诵读砺志格言、传唱革命歌曲、观看优秀电影、宣讲改革成果、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开展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崇尚高雅艺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发挥学生业余团(党)校在学生教育中的骨干示范与引领作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及专题活动日等,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继续组织开展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过专题报告、主题讨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培养师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学校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县区为主,区域推进。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优先发展和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贯穿素质教育的始终,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把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抓好薄弱学校建设,优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要把校长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抓手,通过组织培训学习、遴选培养、外出挂职锻炼等形式,培养广大校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学习先进办学思想,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学识能力建设、行为品德建设和育人技能建设,努力构建符合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要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管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及时发现和化解影响学校稳定的苗头性问题,确保学校稳定和师生平安。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研究、指导和过程管理,注重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规律,及时总结、提炼、推介、宣传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与典型经验,把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对县区和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体系,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要定期组织学校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活动,交流学校文化建设经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整体水平。加大督查力度,把学校文化建设列入对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和综合评优的主要内容,列为标准化学校、示范学校评估验收的重要内容。市上每年组织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评选表彰活动,对工作先进、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激励,对工作松懈、进展缓慢的要诫勉批评,及时督促整改。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可根据此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学校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推荐:
读书人网(www.ReaDer8.cn)实施意见频道:http://www.reader8.com/data/shishiy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