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汇报材料 >

县长关于年度工作情况的一个汇报材料(3)

2013-05-14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两区”开发建设新机遇。

   (一)强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以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强力抓好以燃化、能源为龙头的油气化工,以长威、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为龙头的新兴家纺,以生物为龙头的绿色能源,以集团为龙头的地毯加工,以木器为龙头的木器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全力打造高端产业基地。坚持“膨引并举”,加强对现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培育,着力壮大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引导现有企业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实行强强联合,推进以商招商,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拉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创百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企业,力争到2016年,全县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过50亿元的达到15家。继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有效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力实施“农业富县”战略。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增加农业对GDP的贡献和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肉牛、生猪、肉禽、鸭梨、优质麦为重点,着眼“生态高效”,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绿色种植业,着力构建“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推进农产品技术研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三)强力实施“三产活县”战略。加强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力争到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鼓励发展创意设计、法律顾问、资产评估、劳务派遣、人才招聘等中介服务,进一步繁荣服务业市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完善担保和小额贷款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商业网点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四)强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品牌打造为支撑,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延伸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充分挖掘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包装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培育发展现代传媒、出版发行、节庆会展等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新优势。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三个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五)强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绿为韵、水为魂、路为骨、花为景”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和“三个同步”的要求,加快县域发展规划整体修编,重点打造“白杨河、沟盘河、幸福河”三条城市水绿主轴和精品景观带,高标准抓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拉开大的城镇框架体系,着力规划打造生态、靓丽、宜居、宜游、宜业的城乡环境。全力抓好骨干道路建设,在即将形成的“三高一铁、一国道六省道”交通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两环、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体系。按照“一心两轴两组团”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努力构筑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体系。

  三、2012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12年是我县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科学发展、拼搏赶超的关键一年。按照县委总体部署,确定2012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4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3.3∶46.7∶40。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实现5.08亿元,增长25%;力争实现5.28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亿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50元,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4亿元,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抓好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强化科学发展新支撑。以高效生态为导向,以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为目标,按照“功能分区合理、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对集中”的要求,科学规划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构建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年内重点抓好投资20亿元的滨阳燃化高硫重油综合利用、投资23亿元的科宇能源等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10亿元的中环泰锐电子高压硅堆二期、投资5.3亿元的龙福环能科技五期等项目尽快开工,力争年内新开工投资过亿元工业项目达到15个。加强品牌建设,力争新增著名商标2个、名牌2个。加大节能减排审查力度,坚决禁止“两高两低”项目,年内新增市级环境友好型企业2家。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年内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4家,新建省级标准化基地1个、市级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年内新认证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

  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对大市场、冷链物流、国际大酒店、银座商城等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以火车站为依托,着力打造陆港物流园区。坚持外引内联,全力推进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民俗文化产业园起步区建设,抓好“园中园”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古典民俗文化创意园,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湖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万亩梨园风景区建设,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品牌。

  (二)全力抓好财税金融和招商引资工作,打造科学发展新引擎。

  一是狠抓增收节支。加强大项目建设扶持力度,着力培植好骨干财源。充分利用财政省直管县的优势,积极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强化税收征管和税源监控,进一步完善税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增收节支能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保民生、保重点上,确保各项民生政策有效落实。

  二是狠抓资金运作。进一步加强银政企合作,筹备成立银政企合作促进会。落实好中小企业金融顾问制度,着力破解中小、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企业上市指导,力争龙福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年内实现深圳创业板上市;推进金缘生物、东进餐具、广富冷链物流、鼎龙民俗文化等后备上市企业梯队建设。积极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抓好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经营的同时,加大政府整合公共资源力度,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助推县内重点工程建设。

  三是狠抓招商引资。继续开展“回乡创业年”活动,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面向国内外重点区域和知名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参加广交会、黄河三角洲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推介会,精心筹办好梨花会暨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节,不断提升招商实效。力争全年引进市外投资项目60个,利用市外资金12亿元,同比增长20%。

  四是狠抓外经外贸。加强出口产品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着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力争年内实现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13%。

  (三)全力推进“乡镇振兴”工程,增添科学发展新活力。以增加乡镇财力和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全面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振兴”工程。

  一是抓好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畜产品加工、新型板材、古典家具、粮食加工、手工地毯、观光旅游为重点,突出抓好水落坡民俗文化产业园、温店循环经济产业园及陈楼皮革产业园等乡镇特色工贸园区建设,引导特色优势资源和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发展,着力打造“一园一品”特色经济板块。依托刘庙肉牛产业优势,以广富、鑫源、亿利源、华胜等为龙头,规划打造集肉牛屠宰、加工、物流于一体的河流民族经济产业园。

  二是抓好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引导乡镇办运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力推进合村并居,加快九龙湖花园、西湖花园、陈楼社区、洋湖社区及温新园小区等社区建设。

  三是抓好强镇强村建设。以“发展亿元镇、建设重点镇、打造特色镇”为目标,大力实施“强镇、强村”战略。加强乡镇骨干财源培植,进一步壮大乡镇办财力;以村、村、村等先进村为典型,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强村,努力促进村级经济实力壮大和农民增收。

  (四)全力抓好城乡统筹发展,构筑科学发展新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新城区。确保商务中心、客运中心站等重点工程年内建成启用,抓好商务中心群楼、东郡阳城花园、九龙湖花园、盛世瀚海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抓好路网建设。高标准实施好迎宾大道、内环东路等骨干道路工程;抓好滨温路改线的勘测设计、可研报告等,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抓好工业一路、三路、八路东延工程,加快开发区东扩步伐;强化服务,加快推进德龙烟铁路段及站场建设。

  三是着力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加大对白家、栗家及阳城八路沿线村庄的征收改造力度,完成对南香坊、行宫庙、唐家等村和物资公司、交通运输公司、党校等棚户区的改造,建设安置房4.5万平方米;进一步强化措施,坚决取缔各类乱搭乱建行为。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环卫工作条件,启用标准化垃圾处理场;坚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宜居环境。

  四是抓好农村生态化建设。按照“北国江南”的目标定位,扎实开展好林水会战,重点实施好“五大示范工程”,高标准抓好万亩生态林场建设,完成合格造林面积2.2万亩,清淤治理灌排河道及沟渠93.6公里,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1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万亩,建设生态文明村37个;高标准抓好滨阳路及大济路路域综合开发治理;实施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秦口河上游段治理、危旧桥闸除险加固、簸箕李灌区清淤治理、幸福河衬砌、小开河支九衬砌等工程。

  (五)全力抓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健全科学发展新体系。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投资5816万元,完成实验小学教学楼、河流中心小学教学楼等6个项目建设,实施县二中扩建工程;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争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化学校”;稳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面完成中医院新院建设任务,启动县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建设,不断提升县级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镇卫生院职能转变;加强基层医师培训和全科医生培养,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以政府为主导,启动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档案馆、老年活动中心、剧院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设,搭建文化事业发展平台;加强乡镇办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计生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全面推动村级劳动人民纪念堂建设;启动县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力争10个乡镇办敬老院全部达到省一级标准;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实时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强土地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环境执法和服务,完善环保审批“绿色通道”,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