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考察报告 >

考察三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2)

2013-05-06 
三县均属山区县,境内崇山逶迤,沟壑纵横,田少山多,坡陡路窄,山区面积都在90%以上,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群众收入水平低于我县近一半。三县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体系和机制,

   (二)新农住宅亮点凸现。三县新农住宅建设力度都比较大,基本采取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配套补助基础设施的办法。县党原乡丁寨—李家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共涉及5个村、40个村民小组,2191户。示范区坚持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按照“建一户小康住宅、修一栋百口圈舍、兴一项致富产业”的思路,采取“控制区域、控制特色、控制红线”的办法,统一倒兑土地,统一设计建设图纸、划拨建设庄基地、协调建设资金、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宅建设。新建具有民俗建筑风格的小康住宅211户,改建134户,示范区农民小康住宅累计达到667户,占到总户数的30.4%。集中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累计建成温棚猪舍805栋,鸡舍387栋。县西屯乡穆村村在村庄建设上采取“五统一”(统一规划放线、统一地基兑换、统一户型设计、统一质量监管、统一配套设施)、“四自主”(报名自愿、资金自筹、工队自选、价格自定)的办法,完成投资750万元,新建文明生态家园60户,配套了沼气池、节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卫生厕所、自来水,架设输电线路2100米,开通道路3.5公里,完成了村委会、卫生所和农民活动中心工程建设。县也按照高起点定位、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准建设的要求,采取整村搬迁,建成了城关镇陈门村、山丹乡车川村、四门镇三衙村等18个新农宅示范区。

  (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三县坚持从优化机制入手,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县集中建立和完善了八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一是创新组织保障机制。县、乡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增加人员编制,加强工作力量,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评比表彰等工作,建立了完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体系。二是创新科学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县、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职能,引导成立村民理事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参与,把新农村建设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奠定了群众基础,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有机互动。三是创新规划先导机制。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性工作来抓,结合《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规划设计院专家指导制定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公共事业发展、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五个配套规划。四是创新推进落实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包抓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县、乡领导包抓工作责任制,将每一项重点工作细化到具体领导和相关部门,提要求、定时限,逐级靠实工作责任,形成了领导抓点示范、部门全力帮建、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五是创新服务指导机制。深入开展“千人学技术、万人进果园”、“千名干部助春耕”等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重心下移,深入一线,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抽调优秀干部81名,组成15个新农村建设服务队,常年驻村蹲点,面对面地给群众示范传授。组建乡镇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和信访、司法、综治、科技咨询、便民服务“五位一体”办公室,县、乡设信息站,全力为群众开展服务。六是创新资金融通机制。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提出县新农村建设项目整合意见,依靠项目资金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建办龙头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全县三年共融通资金3.75亿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七是创新督查监督机制。对各乡(镇)和试点村工作进展情况,坚持月调度、季督查、半年观摩评比、年终综合考核。实行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和资金使用公示制度;重点项目和资金使用全面实行预决算制度、招投标制度、施工监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分阶段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督查和评价,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八是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激励与考核并举,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县政府与乡镇及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靠实工作责任。坚持把新农村建设绩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实行重奖重罚,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县和县四大班子领导亲自挂帅,调研指导,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确定1名县委常委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全力抓建,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健全推进机制,形成抓建合力,确保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