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http://www.reader8.com/data/
确、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第一要务是尽快提升经济实力,第二要加快人口集聚步伐,第三要加快提升中心镇的服务功能和品位。——目标之一是使中心镇成为农村经济增长中心。到“十二五”期末,中心镇平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6亿元,年均增长11.5%;实现财政总收入6亿元,年均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工业性投资16亿元,年均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2700万美元;自营出口总额5亿美元,年均增长11%。
——目标之二是使中心镇成为农民居住和就业中心。中心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伴随人口的集聚和扩张,必将吸引周边农村居民和外地打工者定居和生活。可初步确定为第一个五年目标是中心镇建成区集聚人口从目前的平均2.4万人增加到3.5万人,超过5万人的由2个增加到5个;第二个五年平均增加到4.5万人,超过5万人的增加到10个。
——目标之三是使中心镇成为公共服务中心。一方面,将周边乡镇的公安等政府服务机构整合到中心镇,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使之逐渐成为中心镇周边区域的行政审批中心。另一方面,健全县(市)、中心镇、中心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探索建立中心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提供家政、再就业、维权等服务。
2.突出重点。中心镇集聚辐射功能的提升应围绕上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人口集聚。一是出台政策,相关部门应顺势而为,出台一系列关于外来人口到中心镇定居的优惠政策,让外来定居者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二是创新方法,可因地制宜尝试一些新的做法,如土地拆一补一或以市场价对农民进行补偿、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实行养老保险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子女就近入学等。三是调整规划,为扩大中心镇居住区域和镇辖范围,其规划修正也应紧紧跟上,通过规划调整,整治空心村、归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抓紧镇区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2)抓功能完善。一是抓绿化工程,结合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厂区绿化和公共场地绿化等,切实提高中心镇绿化占有面积。二是抓美化工程,加大旧镇改造力度,力求形成富有地方特色、适宜居住并具有时代气息的小城镇面貌。三是抓净化工程,增加环卫投入,加强环卫有偿服务制度,逐步推行环卫承包制,加大对现有污染源改造治理力度。
(3)抓产业提升。一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心镇要在产业提升、集聚上下功夫,加快与块状经济相配套,努力做足特色经济文章。二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科技攻关,并与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联姻的方式,在原有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孵化出新的产业链,中心镇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强工、兴商、优农”的发展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以及制订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建设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商贸服务业。
(4)抓设施延伸。一是加强农村供水供电网络、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是完善规划,建设天然气通道,形成液化天然气或其它混合汽的管道网络。三是加强县域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各县(市)与中心镇无缝隙、无差异、一体化信息交流,构建覆盖城乡的供电、供水、通信、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5)抓工程建设。一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工程,逐步实行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免费职业教育,改进和完善教育体系。二是实施中心镇居民健康促进工程,完善中心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中心镇中心卫生院建设、提高各类疾病防治水平,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三是全面实施农村小康健身工程,加快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普及中心镇文化中心和村居文体活动场所。
(6)抓区划调整。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布局,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促进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合理配置。二是建立动态的区划调整机制,坚持“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调整中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中心原则,即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建成区至少在3万人以上;经济比较发达,中心镇区的人均收入至少应高于区域平均水平的20%;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管辖范围原则,即随着乡镇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合并后的乡镇面积一般应在100平方公里以上。区域均衡布局原则,由于合并后的城镇是作为未来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和中小企业空间集聚的载体来选建和培育的,因此在地区上应布局合理,相对平衡,尽量避免过疏过密现象。
3.保障配套。为达到中心镇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应深化改革、构建机制、政府推动。
(1)深化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体制,走“土地换保障”的路子,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可易地在中心镇优惠购房,在社会保障等方面与中心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有利于增强中心镇发展的更优财政扶持政策,让中心镇有比较充裕的资金调配权和使用权,以满足中心镇建设的需要。三是推进城镇建设方式改革,引入城市设计、集约配套、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扩大城镇容量、提升城镇档次、美化城镇环境,实现形态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变。
(2)创新机制。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对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凡是可以投入市场运作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都要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济;以地聚财来弥补中心镇发展的资金短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道路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集聚土地级差地租收入;放开中心镇建设市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公用设施。二是制定完善考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中心镇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考评办法进行完善,年终进行考评和排序。同时,把培育中心镇的主要指标列入市、县(市、区)政府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三是构建利益调节机制,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公共财政向教育倾斜。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3)政府推动。一要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中心镇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中心镇覆盖。进一步落实各种支持性政策措施,让利于中心镇,切实解决目前中心镇政府“想发展没财力;想服务没权力”的现实难题。二要抓人促事,为中心镇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镇、村班子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完善用人机制、联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镇乡干部驻村制度等。三要加快扩权强镇步伐。继续关心省级中心镇主要领导职级高配问题,提高中心镇主要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责、权、利的有机和谐统一,增强中心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中心镇行政管理权限改革,放权要真正落实到位,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层面或者口头上,同时在放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务求可操作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