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其它教案 >

还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

2007-01-21 

案例一:

课始,教师出示了一道口算题“45÷9”,学生很熟练的口答出正确的结果,教师很满意随即将“45”改为“47”让学生看看这下能用口诀直接算吗?答案显然,教师又让学生笔算结果。这时教师将算式变为“40÷2”,学生无法回答,于是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案例二:

课伊始,教师不动声色的黑板中写出两个字“除法”,问学生: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你对除法有哪些认识?“在沉静了一分钟后教室沸腾了,学生们说出了许多有关除法的问题。有的说:“做法可以想乘法口诀计算”;有的说:“我学过除法竖式”;还有的说:“你们知道46÷4等于几吗?”……

这时,教师话锋一转问:“那么,谁能用你学到的本领自编两道除法算式呢?”请学生自由编写,教师适当板书。

如:45÷9 47÷9

32÷8 42÷8

……

追问:“观察算式,你认为老师为什么要分开板书呢?从板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思维极为活跃)

提问:现在,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好吗?(学生自己解答)

交流:你选择了怎样的方法解答,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学生有的用口算、有的笔算,分别的解释思考方法。)

引入新课:小朋友把知识掌握的真不错!老师奖励你们一些小礼物作为新学期的礼物,到要看看谁有本事得到它。现在,请跟老师到文具店瞧一瞧吧!

反思: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不厌其烦地诱导学生回答出事先预备好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试问,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没有深入思考的余地、会不会去自己寻求解答的策略呢?

显然,案例一中的教师就是如此,为了引出教案中的标准答案,为了达到他认为的教学效果,教师一个人唱主角,自我出题、自己讲解,学生就是一个旁听的观众。这一呆板的教法极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消耗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得不会再异想天开、创造发现问题,慢慢地学生也会失去自我、失去应有的个性,更会失去创造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从“思”着手、从“说”开始,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师与生放到了同等的位置上,一起学习。精心设计形式新颖的问答,让学生从想像、回忆寻找除法问题,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兴奋点始终贯穿其中。而在新课的引入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走进文具店去寻找生活数学、去自主地探究里面存在的数学奥秘。

还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全文结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