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以来,我发觉我们老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适度”,两个词是“适度、高效”,三个词是“适度、高效、和谐”,一句话是“争创适度和谐高效的课堂”。一个词也好,两三个词也罢,其实是一个意思,课堂适度了,肯定就和谐;课堂适度和谐了,肯定就高效。
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我们应首先清楚明白高效课堂的评价落脚点。课堂上老师高效,那仅仅是老师在完成任务,只是任务完成得快了,缩短了工期,老师上课的强度加大了。所以说真正的高效应该是学生的高效,是学生在老师的高效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去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要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老师首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所谓和谐氛围,就是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摆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民主为基础,以尊重为条件,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与合作,相互激励与欣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的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谊,还可以让学生如沐春风,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我很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课堂上,学生个个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激情四溢,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
虽然有专家指出:过渡的赏识鼓励会妨碍孩子的进步,但我认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声声鼓励中,课堂教学是高效的、和谐的。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正反方辩论,教师再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表达得最清楚”,“谁的语言最优美、声音最宏亮”,“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高效。
讲一点切身体会,许多时候,我精心设计好一节课,精心到课堂上每句话每个问题都胸有成竹,可是授课效果往往不好。究其原因是课前,老师充分预设好了环节和问题,为了达到预期标准,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往问题上拉,向标准上套,教学环节看似紧凑,实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如,在教老舍的《养花》时,有不少教师这样引导:“老舍先生养花的感受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色有香……’请同学们从分别课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在找完
做个懒教师。俗话说“懒娘带出勤孩子”,这里我想改为“懒老师能逼出善于思考的孩子”。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易错点,若单凭老师挖空心思的讲解,学生可能理解不了,甚至适得其反,学生越听越糊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当个懒人,一句不讲,把这些疑难点、易错点直接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有不少学生“休、体”不分,教学这两个字时,我说:这两个字我以前教过的学生有好多分不清,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我想麻烦咱们大家开动脑子,想个法子帮帮我如何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这两个字。一听说给老师帮忙,学生个个紧皱眉头,凝神思考。不一会,种种妙法出台。最后一致赞同武方舟的“武氏妙法”:“休”人困了,总是在木头上休息;“体”身体人之本也。不愧为妙法。对这两个字,我们班没一个分不清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理解就会有差异。同样,同一篇文章解读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因此,我认为课堂上教师要立足冲突,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新思路,提出言之成理的独到见解,不拘于同一答案,并且把学生提出的异议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争议,从你争我议的唇枪舌剑中发散思维,各抒己见。如在教《称象》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尝试问题:“谁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让学生在赞叹古代曹冲聪明的同时,还有信心向曹冲挑战,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热情,有的学生说:“曹冲用的是石头,比较麻烦,不容易找,也不容易称,河边不是有泥土吗?取土方便。”有的说:“我不用泥土,也不用石头,就用人,因为人听指挥,说上句上,说下就下。”有的说:“用水更方便,就从河中取。”有的说:“用一样大小的水桶盛水,这样在称的时候,就只要称一个水桶就可以得出大象的重量了。省事!”这一课堂环节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深化了课文的内容。
与时俱进,创设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将是我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