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儿子说好,等晚上六、七点钟到金明广场滑旱冰。连着去了好几天了,那里有他的不少同学。五点多,儿子突然嚷着要看电视。我明确地说:“看电视就不能去溜冰了。”
“不去就不去。”小家伙回答得很干脆。
他想看的节目演完了,儿子说:“妈妈,我们去溜冰吧。”
我反问:“不是不去了吗?”
“去,一定要去!”儿子态度坚决地说。
看着小小的他两手插着腰站在我面前,一副“小皇帝”的霸道模样,我的心情一下复杂起来。儿子幼儿园四年,我因为工作忙,几乎没接送过他。每天爷爷把孙子从幼儿园接出来,总要在家对面的一个花园玩儿,玩到天昏地黑还不愿回家。爷爷对孙子是“隔辈疼”,任由孩子的性子来。时间长了,孩子有了任性的毛病。记得有一次他和爷爷在花园玩,我下班路过看见了,陪他玩了一会,要带他回家。谁知小家伙又哭又闹,后来竟撒气泼来,把我气得要命,但老人家在场,吵也吵不得,打也打不得,没辙!
上了小学后,儿子还是很贪玩、任性。贪玩吧,我不怕,因为我本身的教育思想就是想让孩子多玩玩。但儿子的任性让我大伤脑筋。我决定对儿子要像对我的学生那样动脑筋想办法讲道理,否则就太失职了。
想到这儿,我对儿子说:“刚才你既然选择了看电视,,就应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就不能反悔了。”
“不行,一定要去!”儿子还是态度强硬。而正是他的“我说了算”的态度和口气激怒了我。其实带他去溜冰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但是我不能迁就他,否则,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事,他还会出尔反尔,他还会这样任性下去。
“对妈妈应该是这样的态度吗?”我语气加重了,“你看看,你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妈妈给你买的?”
他很反常的没有像以往那样“振振有辞”地反驳。我继续看《哈佛家训》。房间里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忽然吃惊的发现背后倚着的床上多出了很多东西。细细一瞧,有书、玩具、衣服……摞起来像小山一样高了。儿子只穿着小裤衩,正抱着衣服往上面堆着。
“干嘛呢你?”我莫名其妙。
“这都是你给我买的的,我不要了,还给你!”他气呼呼地回答。
晕!我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小子竟然来这一手!
“连你也是我的,把你还给我!”我被气得蛮不讲理起来。心里暗想,这句话也就唬唬小孩吧,如果再大点他恐怕就要说我“侵犯人权”了。
听到我的话,他呆呆地站住了,手里还抱着准备还我的一堆东西。大概他正琢磨着怎么把自己还给我吧。
看他愣愣的模样,我又好气又好笑,呵,毕竟是孩子嘛,是时候了,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
我把他拉到我身边,语气温柔了下来:“你看,这么多东西,都是妈妈送给你的,妈妈有多爱你啊!”
“来,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我正好翻到《红草莓》这页,故事讲的是儿子不舍得吃草莓而专门留给生病的妈妈。我开始声情并茂地给儿子读,并不时悄悄地看儿子。只见他听得很认真,整个人渐渐安静了下来。读到最后几段,我高兴地提议:“咱们一块读吧!”
读到“妈妈眼中顿时充满了泪水,她用手抚摸着伯杰的头说妈妈因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骄傲。”这句话,我也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
儿子充满感情地读最后一段:“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伯杰也感到非常快乐,他想:这比我自己吃了草莓还要幸福一万倍!”
窗外暮色中成群的小鸟正在归巢,晚霞满天。故事读完了,我和儿子都被文中的男孩感动着,刚才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你明白了什么?”我微笑着问。
“要孝顺,要孝敬父母。妈妈,我错了。”儿子轻轻地、真诚地说。
“快穿上衣服去!”拍拍儿子光溜溜的硬硬的脊背,忽然发现,一晃,儿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