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气氛、强调效果的小技巧——定格
——兼评《“柿把儿”老师》和《发卷》
定格,是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电影元素。在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看到有些活动着的画面被一下子“冻结”住,让观众像看照片一样观看它,于是,这幅画面就呈现出肖像的感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电影里的“定格”表现手法。现在,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移植到写作中,在写记叙文时,为了暗示一个特定时段的内容需要特别注意,就可以采用“冻结”这个时刻的手法来表现,也就有了文章写作中的营造氛围、强调效果的小技巧——定格。
我们先来看许俊文的《“柿把儿”老师》一文是怎样运用定格技巧的:
“柿把儿”老师
许俊文
他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厘米。满脸的青春痘。小小的眼睛上罩着副近视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
第一堂语文课,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就这一堂课,有心的同学做了次不完全统计,他总共说了180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于是大家背地里叫他“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柿子,所以,大家就管他叫“柿把儿”老师。
以后上课,他在上面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下。有时,他还没有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很生气,却不好发作。谁叫他满嘴“是吧”呢!又一次,他真的生气了,一甩教鞭训斥大家:“以后,只许老师说‘是吧’,不许你们说‘是吧’,谁再说‘是吧’,就滚出去!”“柿把儿”老师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这一下把大家给镇住了,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谁料,他最后又来了一个“是吧”,教室里“哄”地又笑了。
他的课确实讲得不好,甚至可以说讲得比较糟。每堂课都在嘻嘻哈哈中结束,他走时,鼻尖上尽是细细的汗珠。可他的写作水平却出奇地好,还是市作协的会员呢!同学们常在报纸杂志上读到他的大作。老实说,在同学们心中的某个角落,还装着对他的敬意呢!
他快30岁了,还孑然一身。听说谈过几个,可没有一个成功的。近日,又有好心人给他介绍了一位,是文学青年,长得特俊,还是某局长大人的千金。姑娘因喜欢他的文章而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他。他还有啥说的?连别的老师都说:“这家伙艳福不浅啊!”姑娘有个条件,要把他调到某局办公室,以后朝政界发展,前途大大的。这那里是条件啊,分明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一桩。他倒好,说要考虑考虑。
那一天,姑娘笑盈盈地飘进他的寒舍来打探结果。他望了姑娘一眼,低下头,但很坚定地说:“我不能离开我的学生,离开他们,我就失去灵感了。是吧?”听了他的话,姑娘气红了脸,大喝一声:“去你的‘是吧’吧!”说着转过身“噔噔噔”走了。他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终于没有流出来。
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个个感动得直流泪,真想把“柿把儿”老师亲两口。
第二天,“柿把儿”老师去上课,发现课桌上亭亭玉立着一个饮料瓶,里面插着一把鲜艳的野花,花茎上系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全班同学都爱你,我们不能没有你。我们不再叫你“柿把儿”老师了,以后要好好听你的课!”
“柿把儿”老师伫立在讲台上,一动不动,痴痴地望着纸条,眼睛眨也不眨,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是那两撇小胡子在剧烈地抖动。突然嘴一张,迸出两个字:“是吧!”
听了他的话,班里静静地,没有一个人笑。
这篇文章有两处使用了定格。
一是第六段结尾,“柿把儿”老师拒绝调进县城工作,女友气愤地甩下一句话决绝地离去,这时给了一个定格:“他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终于没有流出来。”这个定格强调了至少三层含义:①“柿把儿”老师为女友的不理解和断然分手深感震动(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悲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②“柿把儿”老师内心是坚强的,他忍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而不随便放弃自己的追求(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终于没有流出来);③这个决定表现了一种质朴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可贵品质。仅仅是一个“定格”,就蕴含了这么丰富的内容。
二是第九段,面对着讲桌上同学们敬献的野花,尤其是那句写着“赵老师,全班同学都爱你,我们不能没有你。我们不再叫你‘柿把儿’老师了,以后要好好听你的课”的字条,也许对于明星大腕人物来说是“小菜一碟儿”,然而,对于我们身处农村小学的“柿把儿”老师,他被震撼了,被感动了。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表现这种强烈的感受呢?作者便特意安排了一个段落,用一个“定格”来进行气氛渲染和效果强调:
“‘柿把儿’老师伫立在讲台上,一动不动,痴痴地望着纸条,眼睛眨也不眨,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只是那两撇小胡子在剧烈地抖动。突然嘴一张,迸出两个字:‘是吧!”
这个定格,虽然仅70来个字,但是,给我们留下了主人公个人的标记性印象。这要比直接写“柿把儿”老师面对着学生真挚的热爱而鞠躬致谢、而发表感激宣言,而宣誓扎根农村的决心等要真实得多,要生动得多,要感人得多。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定格”所赋予的魅力。
由此看来,“定格”描写法,就是在描写动态的过程中,及时“冻结”住重点画面,使读者超越时空,进入另一个领域——精神领域,将画面由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而延伸到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动”,是构成文章各种动态的基本要素,也是凸显人物生命和性格的有力手段。而作文中的动态描写,既要体现节奏感、生命力,又离不开“静”的辅助。“静”指动作中的定格、停顿,即运动中的空白,是调节“动”之节奏的重要辅助元素。只有动静相宜,才能构成鲜活的运动之美。这就是“定格”的意义所在吧。
我们现在来阅读鹏飞万里~小朋友的《发卷》一文:
发 卷
鹏飞万里~ http://blog.xxt.cn/pengfeiwanli
周一要发期中测验试卷。试题很难,成绩无法乐观。
来到教室,同学们没有了往日的嬉闹,都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看着书,一眼就知道,大家只是想让立起的书遮掩一下自己紧张的心绪罢了。我们都静静地等待着老师来公布考试结果。
铃声一响,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前。讲台上,放着一摞写满答案的卷子,老师的眼中好像要喷出火苗来。只见她紧绷着脸,用手重重地一拍讲桌——教室里只剩下了大家“咚咚”的心跳声。每一双眼睛都向老师行着注目礼。
只见老师伸出右手,捏起这摞试卷的一角,慢慢地举起、举起,等举到与眼眉平齐时,用力斜着向上方一挥,“唰拉——”,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卷子瞬间停在了半空中,只留下“呲呲”的余音在教室里回荡。霎时间,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老师用冰冷的眼神在全班同学身上扫视了一遍,瞧他们吧——有的睁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老师;有的手中的书还没放下,却是身上轻微颤抖;有些人,索性把头埋进了臂弯,不敢抬头面对老师的眼睛……
举起卷子,像“自由女神”雕像——这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知道。但我们都明白,这次凶多吉少。我心里十分忐忑不安:这次考试,那么难的题,我能考多少分?瞧老师的表情,我这次也一定考砸了。我语文作文会不会跑题?数学会不会又有粗心题?这些毛病可都是我特别留意克服的,到时候我回家拿着满纸错误的卷子,该怎么向妈妈交代呢……我越想越感到心里没了底,心吊在嗓子眼儿怎么也放不下来……
班里静得没有一丝响动,老师举起试卷的手,“自由女神”般静止在讲台上空,她的眼神凝结着气愤,也没有了一丝转动……一秒钟、两秒钟、五秒钟……似乎是经过了很久远的时间,只见试卷从那只高扬着的手中,一张张,枯叶般飘落在讲桌上、地板上……
《发卷》使用的“定格”很别致。她在放慢镜头的特写中,安排了两处定格,实际上又是一个定格的延续。
因为班级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很生气,同学们也都绷紧了心中的那根弦,时刻准备着承受老师的批评风暴。文章前面的铺垫、烘托,为描写老师发卷时的定格打实了基础。
“只见老师伸出右手,捏起这摞试卷的一角,慢慢地举起、举起,等举到与眼眉平齐时,用力斜着向上方一挥,“唰拉——”,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卷子瞬间停在了半空中,只留下“呲呲”的余音在教室里回荡。霎时间,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这是一个表达老师对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进行谴责的慢镜头——举起试卷的动作,被放大、放慢下来,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慢慢地举起、举起,等举到与眼眉平齐时,用力斜着向上方一挥,“唰拉——”,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紧接着一个“定格”:“卷子瞬间停在了半空中”,再加上后续的衬托:“只留下‘呲呲‘的余音在教室里回荡。霎时间,教室里的空气凝固了”,整个画面在表述着一个潜台词:这就是我所教的班级的成绩?这就是你们半个学期的成果?你们怎样面对自己要努力学习的承诺?你们怎样给老师一个应有的交代?小作者没有让我们听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而是把老师的发火与气愤,都形象化地凝聚在了这个特写与定格的画面上。
为了强化“发卷”的立意,小作者又在文章的结尾,重现了这个定格,并巧妙地化“静”为“动”,结束了这个定格描写。
“班里静得没有一丝响动,老师举起试卷的手,‘自由女神’般静止在讲台上空,她的眼神凝结着气愤,也没有了一丝转动……一秒钟、两秒钟、五秒钟……似乎是经过了很久远的时间,只见试卷从那只高扬着的手中,一张张,枯叶般飘落在讲桌上、地板上……”
这个文段分为四个层次展开:①描写环境的“静”:“班里静得没有一丝响动”,极力烘托气氛的紧张;②重点描写“定格”画面:“老师举起试卷的手,‘自由女神’般静止在讲台上空,她的眼神凝结着气愤,也没有了一丝转动……”,极力强调老师心理的愤懑;③渲染“定格”的时间长——“一秒钟、两秒钟、五秒钟……似乎是经过了很久远的时间”,极力衬托大家的心理压力巨大;④描写试卷的散落过程:“只见试卷从那只高扬着的手中,一张张,枯叶般飘落在讲桌上、地板上”,把思考和想象留给了读者。
这里没有写老师的一句语言,但是,定格的画面却非常丰富地讲述了一段师生们的心理历程的故事。这个故事,它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最终的视觉画面——一种可以带走的标记性总结。也许你会问:后来怎么样呢?虽然我们可以猜想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不会确切地知道,事件也将永不会被揭露出谜底——这就是“定格”描写用在结尾处的机巧。